随着张绣军与汉中本土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汉中的局势愈发紧张,仿佛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锦衣卫副指挥寇封,却在暗中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的计划。
杨昂手下那名挑起与胡车儿冲突的小校,在斗殴事件发生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得到了杨昂的默许和暗中支持。
这让他愈发胆大妄为,时常在城中与张绣军的士兵发生摩擦,故意制造事端。
一日,张绣军的几名士兵在城外的河边饮马,那小校竟带着一群汉中士兵赶来,蛮不讲理地驱赶他们,声称这片水源是汉中军专用的。
张绣军的士兵们自然不服气,双方很快便争吵起来,继而又动起了手。
这一次,冲突规模比上次在集市上的更大,双方都有人受伤。
消息传到张绣耳中时,他正在营帐中与几名将领商议应对之策。
张绣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这些汉中军实在是欺人太甚!他们三番五次地挑衅,分明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胡车儿也在一旁气得直跺脚,大声道:“将军,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兄弟们都憋了一肚子火,再这样下去,不用等别人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内部就要乱了。”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请求张绣采取行动。
张绣虽然心中愤怒,但他毕竟久经沙场,深知此时冲动行事只会让局面更加糟糕。
他强忍着怒火,对众人说道:“大家先冷静下来。如今我们在汉中,根基不稳,若是与汉中军全面开战,我们没有胜算。我们必须想一个周全之策,既能让我们摆脱眼前的困境,又不至于让局势失控。”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有给张绣太多思考的时间。
城中的百姓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对张绣军的不满情绪也达到了顶点。
他们纷纷向张鲁上书,要求他采取措施,约束张绣军的行为,甚至有人提议将张绣军赶出汉中。
张鲁在杨仪等人的影响下,对张绣军的态度已经极为恶劣。
他召集了阎圃、杨昂、杨仪等谋士和将领,商议如何处理张绣的问题。
杨仪抢先说道:“主公,张绣军如今已成我汉中之祸根。他们不仅不遵守我汉中的规矩,还频繁与我军发生冲突,百姓们也深受其扰。依我之见,应当趁他们羽翼未丰,尽快将其剿灭,以免后患无穷。”
阎圃却皱着眉头说道:“杨仪,此举万万不可。张绣军虽有过错,但毕竟他们还有一定的实力。若我们贸然对其用兵,只会两败俱伤,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况且,张绣来投之时,我们也曾答应给予他们庇护,如今若是出尔反尔,恐怕会有损主公的声誉。”
张鲁听着两人的争论,心中犹豫不决。
他既担心张绣军真的会反客为主,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又害怕与张绣军开战会让汉中陷入战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