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我不想活这么累了 > Chapter 2(第1页)

Chapter 2(第1页)

原因论与目的论——解救自由意志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在寻找行动、症状之因,而是要寻找目的。本章通过比较研究原因论与目的论,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即人的行动、症状虽有其原因,但很多情况下,未意识到的目的才会促使我们向前迈步、继续活下去。

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这和你现在疲惫不堪的人生没有关系。记住,人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今后该如何活下去的。

真正原因

小孩子突然哭起来,一直在苦恼,根本停不下来。此时,我们把他不停止哭泣的原因归结为性格、喜好,甚至是遗传因子等等,得出他跟他父亲很像的结论,似乎也无济于事。法国哲学家阿兰说过。这种“心理学上的尝试”(cesessaisdepsychologie)直到在孩子衣服上找到一根深藏未露的针才会作罢。认为,这根针才是孩子啼哭的“真正原因”(causereelle)。(《幸福论》)

如果他真的是因针而哭,那么,针引起的痛苦(原因)与哭泣的行为(结果)之间因果关系明确又直接,只要解决其原因,大多数孩子就会立即停止哭泣。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身体上的痛苦大都是一经检查就能确定原因的,但是神经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患了神经症找咨询师治疗的人,当咨询师问他这些症状是从何时起出现的,就会回答一个他认为是引发症状的可做契机的事件,他们觉得那就是使自己患上神经症的原因。过去的事件若能成为神经症引发之原因,那么,除非我们回到过去解决原因,否则是无法治好神经症的。然而,不同于给孩子带来痛苦的针,我们很难说过去的经历与现在的问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有相同经历,并不能代表我们的现在因此而变得相同。

教师和父母遇到孩子做出问题行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从遗传因子、生育经历、家庭环境等因素上找理由。你要知道就算用那些因素正确解释出了孩子现在的问题行为,那些只能说明现状,却对现状的改善或改变毫无帮助。

将过去的经历当作“真正原因”来说明现在的问题,这并不属于心理学主题。的确,是有必要找到“真正原因”。但是,如果弄错了探求考察方向,那么,心理学就会变成无用之物。

寻找那些会给人带来psychologicaltrauma(心理创伤)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给当事人留下的影响和痕迹或者是研究和分析被遗传的能力等主题,都是属于生理学、生物学范畴的,而不是心理学范畴。那什么才是心理学主题,什么才是类似弄哭孩子的那根针一样的“真正原因”呢?孩子不停止哭泣时,我们只需找到成为其原因的针即可。然而对于人的言行举止,要想找出真正的原因,绝非易事。

苏格拉底悖论(Socraticparadox)

著名的苏格拉底悖论(Socraticparadox)有一个命题,即“无人自愿作恶”。(柏拉图的《美诺篇》)对于这一点,自然有很多人提出反驳,如做出不正当行为的人、杀人犯又如何解释?实际上我们还是能找到自愿作恶的实例。即使是那些伸张正义者,或许也不是出于自愿,并非发自内心地做出正义之事。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机会,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不正行为,或许他们也会干出不当行为。

有一个著名故事,叫利底亚人牧羊人裘格斯的戒指。(柏拉图的《理想国》)大雨滂沱的某一天,还发生了地震。大地裂开了一个洞。裘格斯钻进洞里,发现里面有一具裸体尸体。尸体的手指上戴着一个黄金戒指。裘格斯拔下戒指,钻出了洞。

未过多久,他发现只要将戒心转向掌心便可隐身,转向外侧便会现身。裘格斯靠戒指的神奇魔力和自己侍奉的利底亚王妃私通,和她共谋杀掉了国王,夺取了王位。

Glaucon(格老孔)举了裘格斯戒指为例说道,这世上还会有人明明戴着这种魔力戒指、却还能继续主持正义、坚决不拿别人东西吗?世上还会存在如此意志坚定如钢铁的人吗?根本就不可能。想想这些例子,你还能说“无人自愿作恶”吗?不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会有人明知是恶还会自愿作恶吗?如果知道作恶会给自己带来坏处,应该不会动这种念头吧。并不是自愿作恶,而是以为这么做会有利于自己才这么做的,然而事与愿违,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不利的结果,变成了恶。就这么简单。

“无人自愿作恶”,等于“任何人都想行善”。善,即为“对己有利”。因此,“无人自愿作恶”也可以解释为谁也不希望不利于自己的事,谁都希望做事有利于自己。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是什么悖论。只是,对于何为“善”,总会有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但是,“任何人都求善”这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有人都想要幸福

受害者,只要是还未脱离受害状态,那么就得继续受难。苏格拉底称受难之人为不幸之人,称没人喜欢陷入困境、落入不幸中。[柏拉图《美诺篇》)不愿意陷入不幸,换句话说,“所有人都想要幸福”(柏拉图《Euthydemos》(对话篇)]。

问题是,“所有人都想要幸福”这一论点到了现代,有时候会遭到反驳。会有人跳出来质问你,“是谁跟你说人家想要幸福了?!”这种人连嘴上谈论“幸福”两个字都嫌丢人。如今这个时代,谁也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事情。著名企业会倒闭,上了名校进了好公司,也不一定就能过上幸福人生。遇上灾难、事故,还会一瞬间失去所有。

那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还能获得幸福吗?前面那个主张自己不想要幸福的人,大概是对通俗意义上的幸福不感兴趣吧。谁也不希望自己落入不幸。谁都想要幸福。即便如此,事实上我们还是过得不幸,未能获得幸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苏格拉底说过,一国独裁者拥有强大力量,但凡有利于自己的事情,都会命人去做。但是,一件都不是他真正所希望的。[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Gorgias)》]斩人头、将其驱逐出境、没收他人财产—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有利于自己,如果认为是不利于自己的,应该不会这么做。他的确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去做了这些事情,但是,如果结果是不利于他自己的,那么,从结论上来讲,他所做的其实不是他内心所希望的。

我们说“所有人都在求善”,但是至于何为善、何为幸福这个问题,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人们有时会选错实现“善=幸福”的必要手段。以为是“善”而行的,结果发现并非“善”,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你现在过得并不幸福,一定是因为你在“何为善”这个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判断而导致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论

苏格拉底以“给年轻人造成危害”的罪名被判死刑。直到死刑执行之日,一直都被监禁在监狱里。当时,被判死刑后偷偷逃亡到国外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苏格拉底的弟子们纷纷劝他逃狱,但是他却以腿肌肉伸缩自如、弯腿正常、可待在监狱内为理由选择留下。苏格拉底并不满足于这个解释,他还说,如果自己不具备骨骼结构、肌肉收缩状态等身体条件,那么或许就无法留在监狱里。但是,这些身体条件也只是“副原因”(synaition,sinequanon),当然要是“没有这个”,原因也“无法”作为原因来发挥作用,因此“副原因”可以说是必要条件——但即便如此,它也不是“真正的原因”。(柏拉图的《斐多篇》)“真正的原因”是“善”,即对于留在监狱这件事,雅典人尤其是苏格拉底认为是“善”,相反,如果他认为逃狱才是“善”、是最佳答案的话,那么即使在相同的身体条件下,也会选择迅速离开监狱了吧。(柏拉图的《克里托篇》)

柏拉图只考虑了“真正的原因”和“副原因”,但是亚里士多德却以雕刻为例子,将原因分成了如下四个种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首先,如果没有青铜、大理石、黏土,雕像就不可能存在。此时,青铜、大理石、黏土为雕像的“质料(hyle)因”(从何而形成)。其次,便是“形式(eidos)因”(为何物)。也就是说雕刻表示什么。雕刻家在雕刻雕像时,形象已经在他内心形成。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最后,是“动力因(efficientcause)”(动之始源)。如父亲是孩子的始源一般,雕刻家就是雕刻的动力因。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亚里士多德还考虑一个,即“目的因”(是为何而成立的)。大自然有很多东西可以作为雕刻材料,也有怀揣各种创意的雕刻家。但是,如果雕刻家没有想创作雕塑的意愿,那么雕刻本身就不可能诞生。雕刻家一定是出于某种目的,比如,为了让自己开心或出售而进行雕刻。

苏格拉底留在监狱里的“真正原因”,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目的因”。结合苏格拉底的例子来讲,苏格拉底留在监狱并非身体状况使然,“真正原因”即是“善”,也就是说,他做了判断,认为留在监狱里是对他的“善(好)”,这个判断便是他的行动之“目的”。

阿德勒的“原因”论

阿德勒也一样,对于一个行动他会提问“为什么”,此时他选择“原因”(cause)这个单词来表达“为什么”。请注意,该单词在此处并非指代“严密的物理学、科学意义上的因果律”。(《儿童教育心理学》)我们并不是在讲,先有了一个“原因”,从而导致被称为问题的行动发生。阿德勒通过提出“为什么”,试图找到行动之“目的”。他并不是在问“从哪里”(whence)而是在问“往哪里”(whither)。阿德勒所说的“原因”,正是柏拉图所说的“真正原因”、亚里士多德四个原因中的“目的因”。

比如,孩子被宠坏了,我们不能说母亲就是其原因。的确,母亲是“动力因”,如果没有宠孩子的母亲,自然也不会出现被宠坏的孩子。但是,一个习惯宠孩子的母亲养大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被宠坏的孩子吗?并不是。孩子受宠时,他会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好”,也就是说把被宠当成“对己有利”。阿德勒认为,孩子要变成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的目的,是由孩子自己的“创造力”(creativepower、自由意志)所创造出来的。(《个体心理学讲义》)也就是说,在选择被宠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和外部表象,都只是“副原因”,而非“真正原因”。

所谓外部表象,就是类似于哥哥姐姐有了弟弟妹妹这种。通常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之前一直都很正常的哥哥姐姐突然变得不听话,变成问题孩子让父母头疼的意外情况。阿德勒用“被夺走王位”这一表达来说明这件事。假设没有妹妹出生的话,哥哥或许不会变成一个问题孩子,但不能说因为有妹妹出生了,哥哥就一定会变成问题孩子。石头必然会以一定速度向一定方向掉落,但是这种严密的因果律理论显然不适用于心理上的“降级”现象。(《儿童教育心理学》)

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所有(被赋予了什么)”心理学,而是“使用(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心理学。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直接由人的处境所决定。尤其是遗传因子方面,有的人关注被赋予了什么,主张自己的能力是天生有限的,然而,阿德勒主张“重要的不是被赋予了什么,而是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目的论

综上所述,根据“人是以‘善’为目标,这也是行动之目的”的观点分析人的行动和症状,这种研究方法,我们称之为“目的论”。

阿德勒在教育、临床等领域广泛应用和实践了目的论。目的论自古希腊时代,就一直被当作一个问题来对待。倒不是说阿德勒完全没有涉及柏拉图的“副原因”、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以外的其他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等。只是,阿德勒认为,“目的”才是主要的原因,而其他原因都是从属于目的的。比如,大脑、器官的生理、生化学领域上的状态和变化是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的质料因,但是如果从目的论的立场来考虑,这些并不会马上就引起各种症状(cause)。(Shulman,EssaysinSchizophrenia)

阿德勒在他的著作中举的案例并不是神经症,而是综合失调症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也包括心身疾病。阿德勒那个时代,还没人经历过大脑的某种变化而引起的精神疾病案件。阿德勒的女儿、亚历山德拉·阿德勒(AlexandraAdler)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她说如果父亲知道药物疗法的话,肯定会接受的,还称父亲“不管对什么东西,都是保持着开放开明的态度”。(Manasteretal。eds。,AlfredAdler:AsWeRememberHim)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