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中看这句话时,妤淑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样的美人,可看过秦王妃后,觉得这句话就是为她而写的。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前世,这样一个绝色美人骤然离世,实在是令人唏嘘长叹。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秦王妃跌宕起伏的一生了。
十岁那年,杨老将军夫妇先后离世,留下她一孤女寄居在外祖杨家,当年和秦王爷有婚约的并非是她而是当今的杨刘氏皇后。
秦王跟着离老王爷上战场,后不幸跌落悬崖,生死未卜,秦王府和朝廷派人整整找了半年才找到他,回京时双目失明。
秦王府遍访名医替秦王医治眼睛,当年的诊金高达十万两黄金,几乎整个大周稍微懂点医术的大夫都涌入京都,可是看过后都束手无策。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说冲喜管用,再加上秦王和刘皇后有婚约在身,秦王府就择吉日迎娶刘皇后过门,结果刘皇后染上了恶疾,刘家得罪不起秦王府,便让刘王妃代嫁。
也不知道冲喜当真管用,还是救治得当,不到半年,离王眼睛就重见光明了。
他一直倾慕的是刘皇后,没想到娶的却是王妃,半年看不见的日子,身心备受煎熬,却一直活在欺骗之中,秦王气冲上脑,秦王妃不堪受辱,要了和离书回了刘家。
从此以后,各自嫁娶,互不相干。
可偏偏,秦王妃回了刘家还不满一个月,就查出怀了两个月的身孕,当时刘大将军就放言,这孩子是刘家骨肉,和秦王府没有半点关系。
秦老王爷怎么可能允许长子嫡孙流落在外,他压根就不同意他们和离,只是他知道时,和离书已写,王妃也收了。
知道秦王妃怀了身孕的消息后,秦老王爷逼的秦王负荆请罪,如果接不回秦王妃,他也别回秦王府了。
秦王在刘大将军府外站了两天两夜,秦王妃这才心软,跟随他回了秦王府。
这是他们第一次和离,因为杨明尧无疾而终。
第二次和离是在秦老王爷“死”后,秦王府将秦老王爷下葬皇陵,回府之后,秦王就和秦王妃和离了。 秦王妃对刘大将军有知遇之恩,刘大将军是重情重义之人,秦王妃第一次和离回刘家,他就去找秦王帮王妃出气,第二次和离时,他已经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了,没了少时的年轻气盛,行事更加的沉
稳持重。
王妃和离回刘家,衣食无忧,没人敢轻视她,但刘大将军觉得这样不够,她一辈子岂能葬送在秦王这混蛋手里?
她值得更好的人。
而且,他是将军,要驻守边关,一旦打战,三年五载回不了京是常有的事,甚至马革裹尸都有可能,到时候留下王妃母子岂不孤单?
刘大将军决定给秦王妃再择良婿,当时据说轰动整个京都,消息一传开,街头巷尾都在津津乐道猜刘大将军是要帮秦王妃比武招婿还是抛绣球招亲。 更有传闻说当今皇上孝明帝都凑热闹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刘大将军说要比武招亲算他一份,抛绣球就算了,指不定会抛个歪瓜裂枣出来,他堂堂皇上也不能和一群百姓去抢绣球,还是比武招亲好
。
这些传闻是否属实,妤淑不知道,但不论是比武招亲还是抛绣球招亲都没有举行,因为秦王怒了。
他不同意秦王妃再嫁,不同意杨明尧改姓,他虽然跟随王妃回了刘家,但依旧是秦王府世子。
一不高兴就和离,再一不高兴又和离不算数,出尔反尔,刘大将军可不惯他这毛病,他就是要给疼爱的妹妹再挑个好夫婿,他哪凉快哪待着去。 有兵权就是好,谁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