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后续的部队全部安全转移进山后,卢德铭才从白泥坳地撤下来,就在他骑马通过一片开阔的地域时,不幸被埋伏的敌人开枪打中,当场牺牲,年仅23岁。敌人撤退后,当地群众把卢德铭和同时牺牲的40多名起义军的尸体就地埋葬。
卢德铭从此安静地在江西的红土地上睡去了。
像卢德铭一样,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军人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没有留下名字乃至任何的印记。他们为了什么呢?明明知道上战场是要牺牲的,有些战役敌众我寡,实力悬殊,在开战之前就预料到了结果,甚至知道可能有去无回,为何还要冲锋陷阵呢?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陕北的黄土高原采访了毛泽东和红军的其他领导人。通过斯诺的报道,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红军和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在长征中挨冻受饿,穿越了险峻的峰峦,迈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横渡了24条江河,打了无数次的胜仗。它像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奇迹,更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当人们深入去挖掘这一奇迹的时候,才发现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源自军人内心坚定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一个人对某种思想、某项事业产生了信仰时,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维护这个信仰。选择一种信仰,就等于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有信仰才会有理想,而理想恰恰是让人超越平庸走向卓越的桥梁。
军队与使命同在,军人也与使命同在。当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军人挺身而出就是天经地义的,无须任何理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人民的幸福,纵使血雨腥风、枪林弹雨,依然义无反顾。
献身使命、甘愿牺牲的英雄主义,是军人身上最光彩夺目的品质。
● 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不是对什么事情都无惧,甚至无畏死亡,而是怀着恐惧却依然勇往直前。军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在生死线上,他们愿意把死的威胁给自己,把活的机会给群众。谁的生命都无法重来,可他们无怨,因为他们是军人;他们无悔,因为他们选择了这身军装。
2008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李隆的名字被很多人记在了心里。
他是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自1995年加入公安消防队伍后,一直在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事故现场出生入死,他总是站在最危险的位置,从未退缩过。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被称为“灭火救援尖兵”、“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李隆的办公室里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铸就英雄是在瞬间,考验英雄则是一生一世。”他说,自己从来都是怀着感恩的心出现在灾难现场的,那些受难的群众需要消防战士,每一次灾难都震撼着他,让他从受难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由此也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
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平时的训练中,他不断地教育和鼓励新入伍的战士,只有苦练抢险救援的技能,才能救出更多的人,倘若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如何救人?作为大队长,他始终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战士们的安全。
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隆被问道:“在抢险救援、面对死亡的时候,您畏惧过吗?”
李隆回答得很实在:“有一丝害怕,但并没有畏惧。在四川,我趴在废墟里直接面对六级余震的时候,有一丝遗憾,可能来不及给家人留个言,但还是要一如既往地去救援。因为,在我眼前有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要快点把他们救出来。”
在汶川地震中,李隆和他的战友在废墟中连续作战,救出了大量被掩埋的群众,其中就有被埋压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在回忆这段救援经历时,李隆说:“我们消防官兵只是做自己该做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灾区老百姓的坚强,他们的坚强让我们更有信心,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克服一切困难,哪怕牺牲我们自己,也要把被困者救出来。救卞刚芬的时候,她看到了希望,但是她触摸不到,为了能够让她知道我们在努力,我钻进去握住她的手,那个时候我很有可能会被余震震塌的建筑物拦腰截断,但我确实让她触摸到了生的希望,值!”
有朋友问李隆,消防官兵和普通的公安警察有什么区别和共同点?李隆的回答,说出了所有身着军装和警服人的心声:“警察也好,消防员也好,没什么区别,共同点就是头顶着国徽,要履行好国家、人民赋予他们的责任,尽好他们的义务,为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做自己应该做的。”
的确,在警察的队伍中,也一样有着很多出生入死、无怨无悔的身影。
2005年5月6日凌晨,一位法国女孩在海地贝莱尔地区遭到歹徒的绑架,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下达了突击解救人质的命令。中国的装甲车被委派作为开路先锋,从军人到特警、从佛山到海地一路走来屡立战功的孙建国,被任命为机枪手。
很快,歹徒就发现了突击队,枪声响了起来,子弹打在装甲车上。孙建国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躲避的念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直白地说:“死都得顶着!”因为,他是一名维和队员。
刚到海地的时候,他看到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街头很是震撼,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枪声,闻到硝烟的味道。中国的维和部队在海地扮演着诸多的角色,巡逻、驻守、警戒保护、物资押运、人质解救等,在装甲车上做机枪手,随时都可能被当成“靶子”,说不紧张肯定是假话,在孙建国去海地的第一周,就见到了一位菲律宾士兵惨死在“冷枪”之。
和孙建国一起同去海地维和的队长回忆说,在海地期间,队员们每天执勤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加之与亲人分别,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孙建国的情况也不太好,到海地的三四个月后,左腿患上了膝伤,有时膝盖肿得无法走路,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出任务时背起超过50斤的装备就走,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就吃一片止痛药。
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八个月里,孙建国先后参加了贝莱尔地区的大规模联合清剿、抓捕任务,执行多类勤务,尽管他的左腿膝关节因严重受损,无法恢复了,可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依旧是满满的自豪。
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精神。身穿军装警服的英雄,经历不同、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对党和人民忠诚的赤子之心,也有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了“大家”,他们乐于吃苦,不惜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们,真的是我们生活中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 人物故事|李剑英:飞机无法转弯,就让生命改变航向12时04分09秒,639:“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
12时04分15秒,639:“看迫降行的话,我把起落架收起来了。”
12时04分18秒,639:“我把起落架收起来,迫降!”
12时04分25秒,飞机解体爆炸。
这段录音是飞行员李剑英最后和塔台的三次通话。他为什么要调整跳伞,又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放弃跳伞选择迫降?让我们回到2006年11月14日,看看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16秒的生死抉择
那天,兰空某团驻地天气不错,空中云朵不多,能见度大于10公里,是一个适合飞行的好天气。上午11时17分,飞行员李剑英(代号639)驾驶某型歼击机双机起飞,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
经过常年的训练,李剑英在完成起飞、出航、空域动作和返航、解散加入起落航线的过程都很顺利。可是,没有人预料到,这竟然是李剑英最后一次和自己心爱的战机冲上云霄了。
12时02分,飞行员李剑英接连向指挥员报告情况,指挥员接到后回答,检查好三转弯即可着陆。战机就像平日里一样下降高度,进入三转弯,加入下滑线,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娴熟。12时04分09秒,当飞机的高度下降至194米,距离机场2900米的时候,突然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
李剑英开始跟塔台联络,就是我们上面看到的那一段录音。在整个通话的过程中,他的声音始终保持沉稳,没有丝毫的紧张慌乱。16秒的时间,告别竟然是这样的短暂,这样的突然。在最后的时刻,李剑英选择了放弃跳伞,放弃能够生存的三次机会,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片沃土,那片蓝天。
·用生命维系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