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翻找着药箱,其他村民小声念叨,
“这老头不会真中邪了吧?我听隔壁村的二狗子说,他奶奶就是这么没的……”
张大山一把抓过老汉的手腕,沉稳有力地搭上脉。
脉象弦紧,按之疼痛,哪里是什么中邪,分明是胃痉挛!
他心里暗骂一声,这群愚昧的村民,一点医学常识都没有,就知道疑神疑鬼。
“都别吵吵!”
张大山一声低吼,震慑住了周围慌乱的村民。
他这才转头对王三说,
“银针在药箱夹层里,快去拿!”
王三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从药箱夹层里翻出银针包,递给张大山。
张大山接过银针,熟练地取出几根,在老汉的腹部几处穴位快速扎下。
银针扎下后,老汉的抽搐渐渐平息,呼吸也逐渐变得平稳。
周围的村民见状,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议论起来。
“神了!神了!这济世堂的大夫真有两下子!”
“可不是嘛,我还以为这老头真要不行了呢!”
“看来这中邪也是能治好的啊!”
张大山听着这些不着调的议论,心里哭笑不得。
他等老汉的情况稳定下来,便开始配制汤药。
他一边配药,一边跟周围的村民解释,
“大爷这是胃痉挛,不是什么中邪!是吃东西不规律,受凉引起的。以后要注意饮食,别再暴饮暴食了!”
村民们听得似懂非懂,但见老汉的症状确实有所好转,便都信服地点了点头。
王三将煎好的汤药端来,老汉喝下后,脸色渐渐恢复了红润,精神也好了许多。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感激地握着张大山的手,
“大夫,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一命!”
张大山笑着摆摆手,
“大爷,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周围的村民见状,也纷纷涌上来求医问药。
张大山和刘大夫忙得不可开交,一个看诊,一个抓药,配合得十分默契。
“哎呦,大夫,我这老寒腿啊,一到冬天就疼得厉害,您给瞧瞧。”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巍巍地说道。
张大山二话不说,蹲下身子,仔细检查老太太的腿部,并轻轻按压了几处穴位。
“奶奶,您这是风湿性关节炎,得长期调理才行。我给您开个方子,您回去按时服用,平时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好好好,谢谢大夫!”老太太感激涕零。
接下来,又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表情。
“大夫,我…我拉肚子拉了好几天了,一点力气都没有…”
张大山一看这小伙子面色苍白,嘴唇干裂,就知道他这是脱水了。
“小伙子,你这情况有点严重啊,得赶紧补液才行。
王三,去准备葡萄糖和生理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