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以一人之人,扭转整个三国的局势,并三分天下,诸葛亮真的是太神了!”
“说起这个,我其实还是很想不通,曹操为什么要走华容道呢?”
“【史学小书童】:关于曹操为什么要走华容道。
想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赤壁之战时期曹操的行军过程。
首先是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从中原出发,准备南下征讨荆州。
此时正好遇上荆州牧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一切,本来曹操还未必会打得这么快,可偏偏刘琮选择了出城投降,把襄阳拱手献给了曹操。
襄阳自古都号称是南北军事战争中的咽喉要地,拿下襄阳后,曹操等于说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了江汉平原,拥有了进攻南方的最佳跳板。
接着他便攻破了荆州的重镇江陵。
这个时期的曹操俘获了荆州大量的士卒、粮草和战舰,志得意满的他于是便打算毕其功于一役,顺江流而下,一举歼灭孙吴政权。
而乌林到赤壁这一带,因为江面相对更窄,所以最是适合发起大范围渡江,于是他便决定将大军集结在这里。
其实当时的他还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孙刘的结盟却让他只能速战速决。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曹操这个人我们都知道,生性多疑,所以在乌林驻扎下来之后,他立即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对周边进行了打探,于是便发现了这条深入云梦泽的道路。
这里说句题外话,云梦泽因为长期受到长江泥沙的冲击,如今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一片彻彻底底的冲击平原,但是华容县却还在。
而在发现了华容道后,曹操自然会在查探的同时向已经投诚的蔡瑁等人进行询问。
当得知这条道路能够直接穿过整个云梦泽后,曹操其实才真正的决定在乌林驻扎,因为这里实在是太适合打仗了,进可攻,退可直达江陵。
简直就是一处完美的战场。
也就是说,在曹操驻扎乌林的同时,他其实已经认准了自己的退路就是华容道。
不过这都是我们通过后世各种史料的分析,得出来的结论,而当时诸葛亮却能够在曹操大军还未抵达之前便直接算出来,实在是有些逆天了。
用现在你们年轻人的话来说,简直就跟开了个挂似的。”
“哈哈哈哈!箫老还挺潮,居然还会说开挂!”
“这下子我算是彻底明白了!等于说,从一开始诸葛亮就料定了曹操会驻扎在乌林,而这场战斗本身就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场经典战役!”
“手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老师,这一章应该稍微改改,孔明运筹帷幄,周郎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而归,一样好看。”
“兄弟我帮你联系阎王,你下去跟罗老师说。”
说话的功夫,那边周瑜的前军已经和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
赤壁之战的序幕,也随之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