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芹这几天熬夜也要做完的衣服,是陶颖拜托她做的衣服。
衣服做完后,她第一时间亲自骑自行车去了胡阿姨家,等着陶颖过来将衣服交给她。
陶颖看着挂在衣架上笔挺有型的红色大衣和自己那件拼接领大衣,越看越喜欢。
当即就爽快的将剩下的一百多元付掉了。
“孙姐,真是太感谢你了。”
陶颖看到孙秀芹红彤彤的眼睛,十分不好意思,“还让你特地跑一趟给我送来。”
“小弗说你工作忙,又急着要这两件衣服。我跑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事,还能过来看下吉阿姨。一举多得的事。
对了,你试试衣服,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需要修改的地方?”
陶颖知道她这是在客气,便穿上在镜子前照了下。
她转过身,拉着孙秀芹的手,“这衣服哪哪都刚好,不需要修改,我都不舍得脱下来了。”
说完,她将自己带来的小橘子分出一兜塞给孙秀芹,“这个你收下,是我们单位同事老家山里的农货,虽然不值钱但是可甜了,你带回去给两个孩子尝尝。”
孙秀芹本来不想接,听到是外地的,不贵又甜,想着两个孩子肯定喜欢,就收了下来。
“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她虽然这么说,但是非得把衣服的两块钱零头塞回给陶颖,“你一下照顾我两个生意,零头就抹了。”
陶颖推了几次都没有推成功,最后只能收了回去。
第二天,陶颖穿着新衣服去朋友家给她送敬酒服,得到了朋友的一通夸赞。
朋友是广播电台的,结婚当天来了一桌要好的同事,看到她们的服装后,追着问哪里买的。
陶颖大大方方说是找人做的,顺利拿下自己报社和朋友同事的六件衣服的单子。
“孙姐,你要是在县城开店就好了,我还能带着人去你店里挑衣服。”
陶颖骑着车到河口村,将几人的尺码交给孙秀芹的时候,看着墙上又新增了一件春装外套后,又蠢蠢欲道。
孙秀芹笑道:“县城的房子都是单位的,我哪有本事去县城开店。”
“只要你愿意,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很多单位效益不好,要把手里的门面房租出去收租金。我有同事经常跑外勤,认识人多,你要是有这个心思,我可以帮你打听下。”
陶颖很积极的想要促成此事。
难得找到这么合心意的手艺,她是真心想在孙秀芹这里长期买衣服,就是来一次村里太费事了,要是孙秀芹将店搬到县城就好了。
梁书弗见母亲面露难色,连忙接话,“陶阿姨,我们现在住的还是村里的仓库,得先攒钱将宅基地上的房子盖起来。县城的房租肯定不便宜,而且我妈这个裁缝店店面太小也不合适,那就更是贵了。等我们再攒攒钱,到时候还要麻烦你帮忙。”
“是啊,是啊。”
孙秀芹跟着道:“不怕你笑话,做生意看着来钱,可刚到手的钱就去进原料,再加上我们家还要造房子,确实有点不趁手,先一步步慢慢来吧。”
陶颖也觉得是自己太强人所难,“抱歉,是我考虑不周。”
接着她想到母亲说梁书弗在宁市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她们家头花厂的文章,就灵机一动。
“孙姐,小弗,我想采访你们做个裁缝作坊的报道,到时候刊登在我们虞县的报纸上,你们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