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长冲过来,一把握住了贺咫的两只手。
“都这时候了,就别卖关子了,快说。”
贺咫笑笑,拂开他的手,从怀里掏出一方舆图,展开放到榻上的矮几上。
刘亭长眨巴着眼睛看了会儿,依旧一头雾水,“这是什么?”
贺咫:“栖凤镇辖区内的舆图,这便是青峰岭。”
他抬手一指正上方的山头,然后顺着往下滑,“这是贺家村。”
一根手指头指着贺家村,另一根手指划了一个圆,然后抬眼看向刘亭长。
刘亭长依旧一头雾水,仰着脸追问:“什么意思?你画圆到底是几个意思?”
贺咫:“我们把贺家村当成一个点,依照半径画一个圆,周边会串联起来四五个村落。每个村有四十个人的巡逻队,万一发现匪情,只要消息及时传递,就能互相支援。一炷香的工夫,大概能凑齐二百多人。据我听说,青峰岭的匪窝,满打满算只有一百多人。”
刘亭长一听,眼前一亮,右拳重重砸在左手掌心,“这么一比,我们岂不是稳赢。”
贺咫摇头,“落草为寇的人,哪个不是身负人命的穷凶极恶之人。单单比数量,我们并不能占上风。”
刘亭长:“那怎么办?”
贺咫:“我们须把县尉赵大人请过来,有了官家坐镇,我们才能师出有名。”
“既然如此,那便去请。”
刘亭长催完,见贺咫耸了耸肩,他也愣住了。
赵大人刚刚上任几个月,刘亭长都不曾见过。
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刘亭长笑得十分谄媚,拿胳膊肘撞了贺咫一下。
“上次梨花寨的事儿,你办得十分妥帖,听闻赵大人还曾夸过你?”
贺咫谦虚摆手,道:“只是递信而已,刘亭长莫要夸大。”
“不管怎样,你已经同赵大人打过交道了,到县里递信,请他带队过来坐镇这事儿,交给你办最为妥帖。”
贺咫还想推辞,就见刘亭长大喇喇坐到榻上,掸一掸袖子,道:“有件喜事,原准备秋收之后再告诉你。你也知道,我这人藏不住事儿,不如今日就提前跟你说了吧。”
贺咫:“什么喜事?”
刘亭长:“上头准备组建一支函使队,专门用于传递消息。一个镇派一个人,咱们栖凤镇的函使人选,我举荐了你。”
贺咫心里的小火苗,呲一下,点燃了。
“自备马匹,一个月二两银子。这可是个肥差,我特意留给你的,千万莫让我失望。”
刘亭长冲贺咫挤一下眼睛。
贺咫初听这个消息,有些愣住,思考了一会儿,道:“虽然是个好消息,我还需跟家里商量一下,才能回复亭长。”
刘亭长大方地点头,“毕竟到时候兴许要分居两地,你现在有家小,商量也是应该的。那我等你消息,至于请赵大人过来坐镇一事……”
贺咫知道,这是刘亭长的交换条件。
于是点头应下,许诺抽空跑一趟县里。
秦达站在翠红楼门口等贺咫,见李珠儿朝他走过来,先是一愣,随即低头准备躲开。
“秦护卫留步。”
李珠儿少见的褪去扭捏之态,用她的本声喊道。
秦达转身,张嘴却又闭上。
该如何称呼她,这可是个大难题。
以前她是李侍郎府的嫡小姐,宁王世子的未婚妻,京城里人人艳羡的高门贵女。
可是后来,随着宁王倒台,李家亦受牵连,男人发配边疆,女人卖为官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