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豹眼中有憧憬,郑重道:“到了那一日,凉国根基深厚,便是东出之时。”
宣武帝也激动了起来。
东出是他的志向。
凉国建立这么多年,历代列祖列宗也希望东出,希望入主中原,不再是偏居一隅。
宣武帝道:“朕会妥善布置的。”
秦豹继续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情。我拜师后,杨朋成了我的师侄。”
“杨朋出身名门,却没有在周朝做官。鉴于此,臣挖他来凉国任职。”
“好说歹说,他同意了。”
“只是,他有条件。”
宣武帝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什么条件?只要不是一上来就担任重臣,想一步登天,朕都答应了。”
秦豹回答道:“他想去地方担任县令,先练练手。”
“没问题!”
宣武帝不假思索回答。
区区一个县令,换来周朝名门望族的子弟,绝对是划算的。
宣武帝感慨道:“秦小子,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有了你,孔公留在了咸阳,杨朋也要来凉国任职,四国文会也取得了胜利。”
“今天的四国文会,也宣传了云锦。料想会有很多的达官贵人,去购买云锦。”
“云锦开始销售,朕也能日进斗金。”
想着目前的局面,宣武帝才觉得轻松了许多。
局面,在慢慢好转。
一切,有了希望。
秦豹正色道:“这是陛下结的善果,所谓种善因结善果,陛下礼贤下士,任贤用能,能励精图治,才有如今的一切。如果陛下耽于享乐,不管百姓,也不可能有今日的一切。”
宣武帝也忍不住笑了。
励精图治,厉行节俭,一心为民,这是他持之以恒坚持的。
得到夸奖,宣武帝心中也舒服。
宣武帝笑过后,神情转为严肃:“朕之前说过,等到四国文会结束,连带着你之前立下的功劳一并赏赐。”
“只是你的年纪太小,贸然封侯拜相,会遭到无数人的抵制。”
“对你不好。”
“可是按部就班的提拔,又无法发挥你的才华和能力,朕也不满意。”
“朕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
“周朝为了嘉奖官员,设立了一个名为大学士的官衔,褒奖官员的才华和品行。”
“宫中有文渊阁,是我凉国的藏书阁。朕也效仿周朝,设立文渊阁大学士,定阶正五品,在殿前行走,直属于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