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这一招,是明、清时期,为了对付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而想出来的一种政策。
一经推动后,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先想到【改土归流】的是大明,但真正沿用【改土归流】并将其推广下去的却是满清。
明朝的改土归流趋向于被动,所以在【改土归流】上执行的并不够彻底。
而清政府为了自己这种外来政权的地位牢固,则是不遗余力,进行全面施压。
令人玩味的是,每个朝代都会把上一个朝代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竭力解决,以此来实现本朝的千秋万代。
清朝,所解决的问题,正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北方的游牧民族。
它利用多个手段,以盟旗制度,分化了蒙古,让蒙古永远没有办法再次完成内部统一,再利用推行藏传佛教的手法,给予僧侣特权和高待遇,这些政策极大地刺激了蒙古百姓。
宗教阉割了蒙古原来的尚武之风,再有盟旗制度的限制,配合上清朝又和蒙古联姻同盟,腐化蒙古贵族,让草原陷入长期的混乱局势,确保了清政权在中原地区的利益。
事实上,大明的灭亡,蒙古人是出了很大的力量。
在明朝万历时期,满清贵族家里都有蒙古女子作为妻妾,在其后满清攻打大明时,蒙古人往往都是竭尽全力的去帮助。
大明和蒙古之间,什么茶马互市,所谓的‘你好我也好’,其实主要原因是大明在后期,专心只打防御战,当时的大明,火器装备率是很高的,防守的时候居高临下,蒙古人的骑兵,在关外就算再嚣张,可是打攻城战,蒙古人他是打不进来的。
不是蒙古人不想入关,是压根进不去,就算真进去了,也损失惨重,双方这个互市的环境,是为了维护族群的生存,知道你也没办法消灭我,我也不想继续在战争泥潭中跟你拖着所诞生的权宜之计。
都是双方互相妥协下的产物。
陆成安很不客气地从自身角度来考虑。
他会谨慎地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
毕竟这里又不是现代!
常常有人觉得现代人对于古代的少数民族过于敌视,是一种排外现象,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并且辱骂这一部分人是‘皇汉’。
但,你要考虑一个问题,古代的少数民族,到底有没有把自己视为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在现代之中,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那是因为大家都把自己视为中国人。
这种情况下,对少数民族的敌视,那才是民族的败类。
事实上,多次民族融合之下,各个民族之间都是互相混有血统的,没有必要互相攻击。
但如今是大晟朝!
陆成安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在这个时代,这些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就是敌对的政权。
他哪怕是不去关注这些游牧民族,随着历史的修正性和必然性,这些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在逐渐被压缩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南下劫掠,依靠掠夺的行为来拿到生存和过冬的资源。
陆成安是不想让这些游牧民族攻破大晟朝这个中原王朝政权的。
以史为鉴,每个古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开端,都是以血腥残暴的屠城镇压,来进行威慑的。
因为古代少数民族的个体较少,想要让多数民族听从命令,入场的时候,但凡有一点点心慈手软,都起不到威慑的作用。
陆成安自然不想看到周边的游牧民族崛起后,对大晟朝也施行这样血腥无比的举措。
不过。
被岳父赏赐了麒麟袍,陆成安还是颇感意外的。
他现在还未有官身,就赏了这么一个麒麟袍,而入朝为仕,是要穿相对应、相匹配品级的官服。
在赏赐了麒麟袍的情况下,在重要的场合上,陆成安就不用拘泥于穿自己品级的官服,是可以考虑穿麒麟袍,以示自己深受皇帝恩宠,类似于多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正装。
东华门。
吕琯伫立。
脸上满是睡眼惺忪的困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