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
“以上,就是天赐部近期的成果了。”
随后李善长出列说道:“陛下,经过多个月的宝钞发行,已有一部分百姓接受了宝钞,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百姓无法接受宝钞,生怕宝钞又像宋元时期那样沦为废纸。”
“那如何持续推行宝钞?”
“禀陛下,宝钞为何沦为废纸天幕已有讲解,如今宝钞也是经过户部计算后限量发行,不存在发行过量而沦为废纸一说,但却需要让百姓相信宝钞能换取一定价值的物品才行。”
李善长见朱元璋没说话,显然是在静待下文,于是便继续说道:
“经商议,需储存相对应的金银数量,然后让百姓随时能用宝钞换取相应的金银,久而久之,百姓才会相信宝钞的价值,且因宝钞的便捷而持续使用宝钞,同时也需建立多处地点,用于百姓宝钞与金银的兑换地点。”
朱元璋听后觉得不错,便点了点头:“那便依此吧,建立的地点机构便叫大明银庄吧。”
因为天幕的出现,这大明宝钞的发行可比宋元要更加完善先进。
同时朱元璋又派出了船队出海,有东进的,有西行的,还有南下的。
这些都是继续探路的,继续完善世界地图的实况。
……
大唐时期。
此时距离天幕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
李世民正看着手里的土豆。
没错,之前派出的船队,从去年八月份到现在六月份,历时十个月,终于带回了土豆。
想到这土豆的产量,他就觉得兴奋。
大唐此时蒸蒸日上,都不敢想若是粮食再翻几倍,这要多么强大。
“陛下,可喜可贺啊,此等仙粮也寻到了,百姓必然能饱腹了。”长孙无忌恭贺道。
李世民笑咧咧的道:“天佑大唐,择日便种下此等仙粮,到时候丰收后再分发于天下。”
第二天,由活字印刷紧急制作的诸多贞观邸报就被快马加鞭的传遍大唐。
上面全篇都在各种歌颂唐朝的天恩厚德,以及他李世民就是真命天子。
反正就是他李世民上位了就有这些好东西陆续出现,使得大家都过得更好。
看着手里的贞观邸报,李世民心里乐呵呵,这下只要等土豆等粮食分发下去,天下万民都能知道自已的名号了。
拿着这邸报,李世民是越来越喜爱了。
这东西真好啊,以前没有活字印刷,发些邸报都抠抠搜搜的,现在邸报满天飞,但凡识字的都应该知道朕的天命所归了吧。
随后他就在想,百姓不识字,那就只能靠识字的解读给他们听,那若是没解释到位,岂不是令百姓不懂朕的天命所归。
而且印刷术的掌握,使他更想扶持新的阶级。
于是他就召集了众大臣。
“诸位爱卿,朕有意愿大办官学,使更多百姓明智。”
房玄龄第一个附和道:“陛下有意文治盛景,臣全力支持。”
众人也是知道这必然是印刷术和土豆的出现给予的李世民实力和胆子。
若是没有这两样,即便是他想也难以成功。
随后便紧随着附议了。
见没人反对,李世民便想继续讨论如何实施。
却听房玄龄又说道:“陛下,不知您可还记得那日不落帝国?可还记得日不落帝国的语言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