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不知道的是,除了小茹和瑞娘给她备了一百二十文压箱钱,方老爹还将这几日来在石头山挣的二百多文钱都给小源备上了。
小源有了这套嫁妆及这笔还算过得去的压箱钱,去了婆家肯定得脸。
新郎一到,小茹和瑞娘一起为小源盖上红盖头,然后再由事先请来的两位牵娘将小源扶上喜轿。
小源就这么热热闹闹地嫁出去了。
嫁后第三日,是小源的回门日,而这一日,也正好是“方记铺子”开张的大喜日子。
这一日的大清早,泽生就将门匾端端正正的挂上。进来的货物,昨晚他们就已经全搬进铺子里来了,并摆放得整整齐齐。
吃的、玩的、用的、穿的、戴的,都按类摆放,一目了然。
泽生与小茹满意地看了看铺子里的陈设,然后一起在门外放着响亮的炮竹。炮竹一响,几乎所有的村民们都来这里凑热闹,也算是捧个场吧。
“方记铺子”顿时被村民们挤个水泄不通,叽叽喳喳,热闹极了。当然,东生一家是没有人来的。
村民们都围着几个架子上的货物瞧新鲜,好多物件及吃食是他们没见过的。当然,小茹的招牌多味花生也摆在其中。
其实小茹这次进货也大胆了些,进了好些平时少见的东西,为的就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太过平常的东西当然也得有,但若只有平常的东西,吸引力就不够,长久下去,村民们就会觉得乏味。
所以,小茹就大胆地进了好些新鲜的东西。她打算好了,以后也得时常来一些新鲜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家持久的新鲜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买卖才能长久做下去。
没想到村民们还真买账,很识货,很多人都大解囊包,买了好些东西才回去,还都欢喜得很。
没过多久,李三郎和小源回门来了。他们先回家见过爹娘后,就来铺子里瞧热闹、瞧新鲜。
“二嫂,这一早上,你是不是已经卖了不少东西了?”小源笑问。
“嗯,还不错啦!”小茹瞧着小源气色可不是一般的好,羞红加潮红,脸上似乎写着满满的幸福,看来李三郎对她不错,而且……他们俩肯定在昨夜洞房里就圆了房。
毕竟他们先前见过一面,两人算是熟悉了一点,至于在这两个月里,他们俩到底有没有再偷偷见面,就不得而知了。
小茹笑眯眯地拉着小源到一边,打趣问道:“昨晚李三郎说你好看不好看?”
小源点点头,羞道:“他说我是他见过最好看的新娘,没有像别的女子那般俗气。”
小茹就自己脑补了一下,当是她给小源化了个极自然的妆,所以李三郎才有了这番评价。
小茹见小源那般羞涩的样,就想打趣她一下,附在她耳边小声地道:“我的小姑子,昨夜里肯定不纯洁了哦!”
“哎呀,二嫂,你坏死了!我不跟你说了!”小源羞得满脸红赤,她跑到泽生面前,“二哥,你可得好好管管二嫂,净拿我说笑。”
“哦?你二嫂笑你什么了?”泽生一直与李三郎在聊着铺子的事,并不知道她们俩在一旁说些什么。
小源哪里说得出口,直跺脚,“没什么啦,三郎,我们到爹娘那里去吧,还得给好几家随礼呢。”
小茹看着他们小两口出门后,不禁笑道:“泽生,你瞧小源,三郎三郎的,叫得多亲热,我才说一句,就跟我急了。”
泽生也瞧出小源的变化来,高兴地道:“我瞧着小源才嫁过去两日,人就变了不少,可比在自家爱说话了。看来,她对李三郎挺满意,与公婆、妯娌相处得应该也算和睦。”
才说到这里,泽生就从门口瞧见小茹的娘家人也来了。除了何老爹不好意思到亲家来,王氏和林生、小芸都来了。
他们这次来,除了瞧新鲜、凑热闹,还备了一份薄礼,自己的女儿开铺子了,做为娘家人,肯定是要走这个过场的。
寒喧一番后,王氏把小茹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她还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等避开泽生才能拿出来。
小茹被她搞得有些迷糊,有什么事还得要避开泽生?听起来咋好像不是什么好事呢。
这样热热闹闹了好一上午,大家都有些饿了。泽生留在铺子里,小茹带着娘家人回家做饭去了。
小茹做饭时,王氏和小芸都帮着忙,娘仨一起唠唠家常,气氛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