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更多的原因在于他心中多了许多顾虑。
踏上西行之路的孙悟空已然开始成长蜕变,他再也不像最初时那样一言不合便喊打喊杀。
同时,在那位心地善良且忠厚老实的唐僧的悉心引导和帮助下,孙悟空逐渐放下了曾经的些许野性以及不良习性。
在猴子的身上所展现出的特质便是嗔,所谓嗔,即是指性情暴躁易怒。
一旦他发起怒来,仿佛世间再无能够阻挡他之人,无论何事皆敢于去尝试一番。
若要真正实现成长,成为一名肩负责任、心怀远大理想的英雄,他就必须摒弃这种嗔念。
这恰似一个初涉世事、懵懂无知的年轻人,宛如街头的古惑仔一般。
诚然,他在奋起反抗之时或许表现得英勇无畏,但如此行径却往往罔顾一切后果,甚至肆意杀戮他人。
那么,这般通过血腥厮杀得来的所谓正义,当真还是正义吗?恐怕未必吧!
想要做到真正的英雄,到了后期也必须经过道德的教育,要去思考,要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方式。
所以,猴子需要成长。
这么一个英雄的角色需要成长。
即便,在一些人的眼里他逐渐变得成熟是悲剧。
但是,这是必须行的。
一如同前面讨论的自由,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都想无拘无束。
但是,这种自由是否能以妨碍他人为前提呢?
如果每个人都妨碍他人的自由。
那他想要的这种自由,还存在吗?
他只会成为少数强权者的特权。
那得到这种自由的本身不也变成了强权了吗?
那他反抗强权,追求自由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自由是需要克制的,是需要逐渐变得成熟的。
而无论如何,猴子在大闹天宫和西游两个故事当中。
那种敢于斗争、不畏强暴、坚韧顽强、活泼爽朗、诙谐乐观的性格却是前后一致的。
而之后的西游章节林昊并不会完全写。
甚至可以说,除了经典故事章节,绝大多数他都省略而过,不会重点写。
因为,西游的过程是为了体验人性,同时为了揭露世间和这满天神佛的黑暗。
所以,这些对所谓的英雄生魃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重点描述几个故事就行了。
甚至,因为作者是身处明朝,嘉靖那个年代的关系。
所以他所描写的妖魔鬼怪也大多数是嘉靖年间的。
里面的很多妖魔鬼怪大都影射了当时不法的权豪势力。
他们是为害百姓的社会黑暗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