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街尾的地方,有一处空地,十几个小孩儿在那踢毽子跳绳,对面是一户人家,门前挂了两个红灯笼,灯笼下,三个已过中年的女人在闲聊,三把小凳围成一团,地上有茄子三两根,辣椒小半框,还有一篮子豆芽菜。
穿黄色针织小马甲的女人在摘茄子蒂:“桂珍,今儿个又吃豆芽呢?”
桂珍是旁边梳着麻花辫儿的那个:“我们家那口子不是喜欢嘛。”
“针织小马甲”摘完了茄子蒂,抓了一把豆芽,帮着摘上面的黄豆:“就没见比过你家那口子还挑嘴的,喜欢吃豆芽又不吃豆芽上的豆儿,没豆的豆芽菜还是豆芽吗?也就你惯着他,这要是我家那口子,我非打得他满地找豆子。”
打得老公满地找豆子的是田岗村出了名的悍妇,大家伙都叫她何婶,她是隔壁何家村嫁过来的,上头有六个哥哥,各个都悍。
“我昨儿个还看见建国他爸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又是你这婆娘打的吧。”
说话调侃的是桂珍的妯娌,阿萍。
说到这事儿何婶就来气:“那是他讨打,茶园昨儿个刚发工资,他就去百味轩摸了两把麻将,一下给我输掉了一半,打他还算轻的。”何婶叹气,“哎呦喂,气得我呀,血压都要上来了。”
桂珍笑:“骂两句就得了,他一个大男人,你别动不动就——”
话被打断了。
“请让一下。”
三位摘菜的女士抬头。
江织戴着口罩,指了指她们后面的门:“这是我家。”
好高啊这人。
三位又看向这“大高个儿”后面的姑娘。
江织挡住,把口罩摘下来,戴周徐纺脸上,再说了一遍:“这是我家。”
哦!
三位妇女同志赶紧拿起凳子和菜篮子挪到旁边去,让了一条路出来。
江织牵着周徐纺进屋了。
等门关上了,桂珍说:“好俊俏的小俩口啊。”
何婶回头瞥了一眼门口:“老马搬走的时候说房子卖出去了,这小俩口应该就是新来的邻居。”
小镇子里事儿传得快,没多久方圆千米就都知道,老马家住进来了一对俊俏的小夫妻,看穿着气质是外地人。
晚上,江织做饭,半个小时过去了,锅里还没冒热气。
因为煤气还来不及送,得用大锅煮饭,江织在灶台后面生火,老半天也没出来。
他不让周徐纺离得太远,就让她搬了把椅子坐在厨房门口,周徐纺问他:“火烧好了吗?”
“马上就好了。”
马上是多久?
又过了很久,周徐纺问:“好了吗?”
“快好了。”
她又等了很久,锅里还是没有冒烟,她走过去一看:“点不着吗?”
江织抬头,鼻子上有灰:“不是我点不着,是这个柴有问题。”他把一块手臂长短的木柴往旁边一扔,“柴是湿的。”
怪柴咯。
周徐纺:“哦。”
她擦掉他鼻子上的灰:“那怎么办?”明天才有人送煤气。
江织不烧火了:“我们叫外卖。”
他把手机拿出来,先搜了几家有名的店,显示没有,然后他点到首页……
“徐纺。”
“嗯。”
“外卖叫不了。”他看着她,表情又气又丧,像一只打架打输了的狗,“一个店都搜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