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汤?哈哈,你爹还是和以前那样就知道信口开河。朕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帝,怎敢同先贤们相提并论!”
仁康帝的笑声在御花园内回荡,带着几分自嘲与几分难得的轻松。
他的目光落在贾瑚身上,那眼神中不仅没有责备,反而满满的全是宠溺。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被人同尧舜禹汤相提并论,那真是莫大的肯定!
贾瑚站在一旁,小脸蛋上满是认真,他并不明白为何自己的话会引起仁康帝如此大的反应,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对仁康帝无尽的敬仰。
“陛下说错了,我爹才不会信口开河呢,他从来都不说假话的!”贾瑚涨红着小脸,急切的想要为自己的父亲正名。
仁康帝见状,笑得愈发开心了。
“陛下勿怪,狸奴年幼无知,只知心中敬仰,故而口无遮拦。”
仁康帝摆了摆手,笑道:“无妨无妨,朕倒是喜欢瑚儿的这股子直率劲儿。朕记得,你小时候也是如此,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
提及往事,张慧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道:“是啊,时光荏苒,臣妾都已为人母,陛下亦是愈发英明神武了。”
“英明神武?”仁康帝苦笑摇头,“朕不过是在这龙椅上如履薄冰,日夜操劳,生怕有负先祖基业,有负天下苍生。”
贾瑚眨巴着大眼睛,似懂非懂地望着仁康帝,突然道:“陛下,我爹爹说,您是天下万民的依靠,您辛苦了!”
这句话,虽出自孩童之口,却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仁康帝的心田。他望着张慧,笑道:“狸奴被你们教的很好,朕都有些不舍得放他出宫了。”
仁康帝的话令张慧心头一震,她忙低头笑道:“能得陛下如此厚爱,是狸奴的福气。只是小儿难养,恐扰了陛下的清净。”
“无妨,狸奴聪慧,朕喜爱还来不及呢,又怎会扰了朕的清净。”仁康帝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慈爱,仿佛真的将贾瑚视为了自己的子侄。
然而,张慧的心中却五味杂陈。她深深的看了贾瑚一眼,那眼神中既有不舍,又有担忧。
微微欠身,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陛下隆恩,臣妇感激不尽。只是,狸奴生性顽皮,若是在宫中闯下祸端,还望陛下能宽恕一二。”
仁康帝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宽慰与坚定:“孩童天性使然,偶有顽皮亦是常理。狸奴若真有不当之处,朕自会教导,你放心便是。”
看着年少懵懂无知的幼儿,仁康帝只觉心头一软。他轻声对狸奴道:“狸奴,你可愿意陪在朕的身边?”
贾瑚不解地问道:“狸奴这不正陪着您吗?”
仁康帝哑然失笑,他耐心地解释道:“朕说得是长久的陪在朕身边,以后你就住在宫里,与朕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