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苏任启与于成志接到圣旨。圣旨里面的内容却只言明有要事召他们回京都此外并无其它内容。这令苏、于二人身感意外。等到其他人走后,苏、于、袁三人各有所思。
“唉…我想在这避它一年半载,谁想皇帝扮深沉;他不明不白就这么召咱们回去了。”于成志叹道。
“不管怎样,回京这事已经成为定局;咱们还是早作打算安排好这边的事宜。”苏任启说道。
“没错,战后百废待兴,其中的头绪大多了;我得先把它们捋捋清楚再交待下去,这样我才能方心离开。”于成志说道。
“成事不必在我,只要我们作好规划让下面的人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这边的百姓应该能挺过当下的难关。”苏任启说道。
“成事不必在我?兄弟你倒是有魄力。”袁勋说道。
“我只是往宽心处想,再说当地的下级官员不行的话,不是还有袁大哥在这监督着吗。”苏任启说道。
“这个哥哥我自然责无旁贷。”袁勋说道。
“重建的事情就这么定下了;那队伍的事情怎么办?我总觉得咱们的大军老驻扎在边境附近邻国怕是每日寝食难安。”于成志说道。
“确实如此,经此一战后许多将士都立下不少军功,他们理应受到皇帝的封赏,但是皇帝可能会把它推迟到明年附近居民种出庄稼有收成后。”苏任启说道。
“要不这样,咱们把北上的队伍拉回阴山隘口南边,在那里建立营盘你们觉得怎么样?”苏任启说道。
“我看是行的。”于成志说道。
“嗯,既然丰州有徐政、灵州有徐锋、耀阳城裴赋书守着,那我便在阴山隘口南打造一个能威慑整北境的营盘也无不可。”袁勋说道。
“我是这么想的——这支队伍依靠它辉煌的战绩,有它驻扎于此那北境在三十年内邻国不敢轻举妄动。”苏任启说道。
十天后,苏任启等人回到彭家堡。他们回来到时正是下午未时末。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苏任启看到彭家堡现有基础设施仍然很简陋,但是它比苏任启初到那会的人气却好多了。
彭家大院的前厅被朝延征用了。它被用来作为新州的办公衙门。它的后院暂时住的还是彭天寿的家眷。
苏任启、于成志这种官至上品的朝廷大员不走官道回京,却突然回到到彭家堡的事情时任新州的下州长史孟可志因务工在外,他暂时并不知晓。当他们来到这个临时设立的公堂时衙役们正忙着,因为此刻正有许多流民来向他们求助。当留守的几个衙役见苏任启、于成志的官服乃是紫袍服时如临大敌慌忙不以。他们本想从处理难民的事务中抽身出来接待,却被苏任启制止。苏任启着他们忙自己手中的事务去。他与于成志、彭天寿等人往后院去。
于成志的卫队走的是官道回京。他们一行人马之所以走这条小路,那是因为彭家堡离京城太远,它日未必有时间再来。苏任启为自己规划的新州,他想在回京路上路过时逗留一两日以此进一步完善他的设想。
苏任启自从进彭家堡的街道。他已经发现许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完善;物资短缺无法满足到此寻找就业的难民。
苏、于二人进入彭家大院后院之后,彭天寿与两个儿子径去找亲眷商量举家搬迁入京事宜去了。苏任启与于成志等几人却在后院的一处天井中讨论:如何让来到彭家堡寻活路的难民能安然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
“人多的地方总混杂有作奸犯科之人,我建议从加强巡逻的人入手。”上官箐说道。
“我同意箐姐的看法。”秦少英说道。
“只想到这个,说明你们所看到的不过是问题表面。”苏任启说道。
“没错,当一个人生存受到极度威胁时,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于成志说道。
“对待问题,想要彻底解决它,有时候我们更应该先去寻找它的根源,并妥善解决令问题消弥于无形。”于成志继续说道。
“大哥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苏任启说道。
“人生存的最基本问题无非吃和住。”黄胜岢说道。
“确是,我想彭家堡既然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他们的收入来源已经不成问题,倘若物资短缺便有商家趁机哄抬物价,所以解决物资供应问题是当前关键问题之一。”苏任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