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这样说,但也有例外,吴荻的喜好就很现代,她喜欢商业与古典融合的后海。在北京,在这个同吴荻相恋,其间还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城市,说不想起,很难。尤其是他目前的进修,由于作息规律,又并不紧张,反而留给他很多思考和怀念的空间。虽不是时时想起,但的确会有很多片段闪现。
“顾且喜,你来的正好。”
且喜在第一天选择了去颐和园,因为比较近,用赵苇杭的话说,就是真的走丢了,也方便他过去找她。之后,她先选择地铁沿线的地方去,慢慢的才扩展到坐公交车,每天一个景点,买点吃的背着,在里面慢慢逛,倒也品味出许多乐趣。
此时,并不是旅游旺季,票价也便宜,人又不多。且喜不赶时间,慢慢晃的时候,就跟着别人的团蹭点典故听听,回来就给赵苇杭讲故事。且喜的口才算不上好,但她对于细节观察得很仔细,记得也比较清楚。所以讲述的时候,只突出特点,抓住关键,倒也像是那么回事。
且喜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雍和宫。她其实是没什么宗教信仰的,但到了雍和宫,还是虔诚的拜拜,只是拜拜,没许下任何愿望。因为虽然开放的部分并不算大,但里面的气息厚重,肃穆,真的像是有种神秘的帝王之气,比故宫更让她有那种时空和历史的震撼。
园林,她更喜欢北海,那里闹中取静,山水相依,独有韵味。颐和园,圆明园毕竟是复原了的面貌,总觉得像个现代公园,里面很多休闲锻炼的老人,更让且喜有在家里附近广场游玩的感觉。
动物园,植物园,世界公园,且喜觉得,一个一天的时间远远不够。而且,她一个人逛,总觉得差点什么。走累了,就给丁止夙发短信,分享一下。止夙在大学时候,是来过北京的,且喜看过几张她的照片,也无非是天安门,故宫之类的。所以,看到止夙曾经来过的地方,且喜总是拜托别人给自己照一张,可以拿回去比较一下,给止夙看北京的发展变化。
总的来说,且喜是喜欢冬日里依然浓重的北京的。只看着存留下的这些遗迹,就可以想象当日的繁盛和辉煌,无怪乎梁思成那么大力倡导保护北京古城。记录文明片段和成就的这些建筑,不仅仅属于过去,用于过去,更重要的是那是很多人心血的结晶,是古代、近代中国的建筑艺术的巅峰展示,是国家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从何处来的标志。所以,且喜眼里的北京,像是泼墨山水,大气磅礴,并不是雕梁画栋那么匠气,而是浑然天成的很中国的气势,能震慑人心又能安抚人心的气势。
赵苇杭在一个周末,终于空出半天时间,就借辆车,带且喜去八达岭。雪中的长城,来参观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有点边关的冷寂。
“赵苇杭,我怎么不觉得长城雄伟?”
“你看惯了现代的建筑,可能不觉得稀奇吧。”
“我觉得长城是让人忧伤的地方,下面埋葬了很多,也阻隔了很多。”
“孟姜女么?那不过是个传说,何况,说的也不是这段长城,这里的长城是明代修建的。”
“或者吧。这两天看了太多年代久远的东西,总觉得有点伤感。”
“为什么伤感,感慨一下帝王奢华,也不至于要伤感。”
“因为看到了衰败。”
“这么深刻?”
“你笑我?笑吧。”且喜无所谓的向上爬,不跟没文化的计较。
“喜欢这里?”
“嗯,喜欢,很喜欢。”
“你看到的只是北京的一面,它是个很多元的城市,都了解了,就未必会喜欢。”
“你又知道了?”
“顾且喜,我大学时候,在这里四年,是不是该比你知道的多些?”
“你在北京读的大学啊,哪所学校?”
“Q大。”
“真的啊!”且喜回身看着赵苇杭,这个似乎相亲前大哥提过,但当时没往心里去。原来,自己身边真的都是高人。“你们学校毕业不都是要出国么,你怎么回来建设家乡了。”
“我曾经也计划出国的。”
“德国?”想到吴荻,且喜就很自然的问了。
“嗯。”
“那后来为什么没去?”
“说来话长,去了,回来了。”赵苇杭显然不想多谈,他们就在长城上入乡随俗的走了个来回,又让别人给他们照了几张合影,就算完成任务,回去了。
长城之行,让且喜更了解了一些赵苇杭,但两个人的关系反而有些客气而疏远了。似乎长城的城墙也修到了他们心里,拦住过去和现在,隔开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