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成语小故事简短 > 第66章 众口铄金(第1页)

第66章 众口铄金(第1页)

“众口铄金”的成语故事源自春秋时期的《国语·周语下》,具体情节生动且富含哲理。

在春秋时期,周景王计划铸造一口大钟,以丰富宫廷的音乐演奏。然而,这一决策并未得到所有大臣的支持,其中单穆公和乐官伶州鸠便提出了反对意见。

单穆公,这位深谙治国之道的大臣,坚定地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在不久前为了充实国库而铸造大钱的过程中,已经大幅度地消耗了民众原本就不充裕的资财,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愈发艰难。如今,如果再次耗费巨资去铸造一口大钟,这无疑是在本已沉重的百姓负担上再添一石,因此,他坚决地认为这一决策是极为不妥当的。

而伶州鸠,作为宫廷中备受尊敬的乐官,他同样站在了反对铸造大钟的立场上。伶州鸠深知音乐与民众情感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如果过度耗费资源去铸造这样一口大钟,不仅会浪费大量的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它会妨碍到音乐的真正和谐。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音乐和谐是建立在百姓的喜悦与衷心支持之上的。而眼下的情况却是,百姓们因为连续的重负而疲惫不堪,心中充满了怨恨与不满。在这样的情境下,即便铸造出的大钟声音再美妙动听,也绝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和谐之音。

尽管遭到了包括单穆公和伶州鸠在内的众多大臣的强烈反对,周景王依然固执己见,决心要铸造那口庞大的大钟。他无视了朝臣们的忧虑与民众的困苦,一意孤行地推进着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终于,在无数工匠的辛劳之下,大钟被铸成了。当乐工们试奏之后,纷纷向周景王报告说,这大钟的乐音异常和谐,仿佛能够穿透云霄,直抵人心。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周景王心中充满了得意与自豪。他特意召来了伶州鸠,想要听听这位乐官对大钟的评价。然而,伶州鸠却并没有像周景王所期待的那样给予高度的赞美,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陛下不明白其中的缘故。”

周景王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好奇地追问伶州鸠何出此言。伶州鸠于是进一步解释道:“陛下可知,百姓都喜爱的事情,往往能够顺利成功;而百姓都厌恶的事情,则很少有不失败的。这是因为,民心所向,就是天意所在。如今,您三年之内连续做了两件耗费大量钱财的大事,已经让百姓疲惫不堪,心中充满了怨恨。这样的乐器,即便声音再和谐,也掩盖不了它背后的民怨沸腾。因此,我引用一句谚语来警示您:‘万众一心就如城堡般坚固,众口一词则能熔化金属’(即‘众志成城,众口铄金’)。这意味着,如果百姓的心意一致,那么他们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足以改变一切。所以,我恐怕您这三年里做的这两件大事,至少有一件是要失败的。”

伶州鸠的话,让周景王陷入了沉思。他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心中也不得不承认,伶州鸠所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可能并不美好的结果了。

周景王,那位曾一意孤行、未采纳伶州鸠忠言的君主,在坚持自己的决策仅仅一年之后,便与世长辞了。他的离世,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更迭,也验证了伶州鸠当初那番深邃预言的准确性。

在他生前,周景王倾尽国力铸造的那口大钟,曾是他权力和威严的象征。每当大钟响起,其雄浑的乐音似乎能震撼人心,彰显出王室的辉煌与荣耀。然而,随着周景王的逝去,那口大钟也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灵魂和力量。再当它被敲响时,演奏出的声音竟变得异常不和谐,仿佛是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哀伤和遗憾。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们不禁回想起伶州鸠当初的预言。他曾警告周景王,如果忽视百姓的意愿和感受,强行推进耗费巨资的铸造工程,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失败和遗憾。如今,大钟声音的不和谐,恰如伶州鸠所预言的那样,成为了周景王生前决策失误的一个鲜明注脚。

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众口铄金”的深刻含义——即众人的言论和意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改变甚至颠覆事物的本质;同时也警示着后人,在做出重要决策时,务必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和感受,以免重蹈覆辙,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众口铄金”原意是形容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它告诫人们,在做出重要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和感受,因为众口一词的力量足以影响甚至改变事物的走向。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易被舆论所左右,以免被误导或陷入困境。

这个成语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喜欢成语小故事畅想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成语小故事畅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