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太子与皇后达成一致之后,他们立刻开始精心策划,逐步加强对官场和军队的掌控力度。
首先,他们大力提拔了一批充满朝气、富有进取心的少壮派军官,并将干部学院里刚刚毕业的优秀学生招致麾下。
其中,年轻有为的军官袁世廉被特别调任至北京,担任东宫右卫率一职,负责统率太子府的三千精锐士兵。
与此同时,皇帝的宠妃潘永兰的兄长潘永受也得到了重用,被册封为太子府詹事,肩负起辅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的重任。
随着太子府势力的迅速扩张,原先的办公场所已无法容纳日益庞大的机构和人员。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另寻别处设立新的办公地点。
这个新的太子府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完备的小朝廷,其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开始显露出与内阁分庭抗礼、争夺权力的迹象。
薛福成自从上次遭受韩勤的敲打后,他便彻底打消了对辅政大臣这一称谓的执念。
因为纵观历史长河,像霍光、曹爽和鳌拜这样的权臣,几乎没有几个能够善终。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与如此聪慧明智的太子去争夺权力呢?
从那以后,每当处理政务时,只要是太子韩勤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内阁基本都会表示赞同并遵从执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太子韩勤便已经基本掌控住了局势。
在经济领域,韩林在建立国家之初,将大量的国有企业纳入麾下,但实际上,这些企业相当大比例的股份都是归皇室所有的。
由于韩林经常会搬运来一些大桥、电厂以及机械等设施,并将其折算成股份收益,这使得皇室的内帑变得极为充裕。
户部不出一分一毫却能坐享分成,自然也对韩林的做法没有异议。
而在军事方面,则开始严格限制先进武器的配发供应,以确保中央军队与地方军队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
同时,还选拔了一大批军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军队中任职。此外,还将几位镇守边关的大将调回京城予以妥善安置。
官吏层面,精心策划让年事已高且手握实权的官僚退隐官场,并赐予他们华美的府邸和崇高的荣誉称号。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以便新官吏能够顺利接任。
在情报领域,全面接管间谍组织,并将其改组为大汉靖安司,直接隶属于东宫。该机构拥有独立侦查、办案和缉拿的权力。
太子韩勤行事谨慎,步步为营,以防因过激举动激怒既得利益者。薛福成、关平以及其他几位曾随韩林征战南北的将领坚定地支持他,事情进展得相当顺利。
再看美国这边。中美双方都决定对皇帝驾崩一事保密,全力应对可能因皇帝去世而引发的危机。
袁世凯极力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减少军事征服的行动,这一观点得到了美国地主阶层的热烈欢迎。
令人惊讶的是,南方各省的代表竟然毫不顾忌地在白宫与袁世凯开怀畅饮。
酒兴正酣时,他们甚至还放出了美国总统和国务卿,一同参加这场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