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土着既没有人数优势,也没有成熟的文化,甚至不是一个民族。
当他们被抓了以后,丢到矿山或者其他地方强制劳改上几年后再放出来,很快就能融入澳宋社会,被澳宋的主流文化同化。
然后再通个几代婚,连肤色外貌都能融入澳宋主流社会了,毕竟这些土着只是长的偏黑,但属于棕色人种,又不是真的黑人。
而新西兰岛上的毛利人就难对付了,他们有自己的文化,攻击性又高,最主要的是岛上有至少有20万以上毛利人。
所以在新西兰岛他们属于数量优势种族,而澳宋缺人的地方多了,不可能一上岸就移民几十万去建立澳宋人的数量优势用来同化他们。
而且澳宋对待土着一向都是能收服就收服,决不搞种族图图。
在这种背景下,执委会想到一个办法,既然没法在新西兰同化他们,就把这些毛利人用武力迁出来。
把新西兰打扫干净,再让澳宋人上岛殖民,这样就不会出现严重的民族问题了。
至于迁到哪里?翻开地图一看不就知道了,塔斯马尼亚岛呗。
塔岛离新西兰那么近,又和澳宋本土隔着海峡,把毛利人全迁到塔岛,工作量和成本就少的多了。
所以塔岛的前期定位就是一座露天的独立“大监狱”,用于关押毛利人。
都说人离乡贱,离了本乡本土的毛利人相对就好驯化的多了,在塔岛这座远离尘世的监狱里劳动改造效果会好不少。
等改造个几个年,根据澳宋各个地方人口情况,和毛利人的改造情况,把改造效果好的毛利人分批打散形成小单位送到澳宋各地。
被抹去野性,又失去族群的毛利人在面对人数优势的澳宋人和优势的澳宋工业文化,很快就能真正融入澳宋社会,毛利人和毛利文化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除了用来对付毛利人,也可以用来对付其他地区的土着,东南亚各个群岛上的土着数量非常庞大。
保守估计也得有个几百万人,有些土着有自己成熟的文化,自己的宗教,甚至许多土着都成立了国家,迈入了封建时代。
想要同化他们难度可不低,所以就可以用对付毛利人的那种方法对付他们,把他们集中迁到外地劳改。
然后通通打散送到各地,一定让他们无法形成自己同文化的聚集区。
所以塔岛对于澳宋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它是一个改造和容纳毛利人的监狱,同时也是一个澳宋对于民族人种融合的试验场。
地图。
喜欢17世纪风起澳宋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17世纪风起澳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