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淮阳这般自私的想着,却也无一不是为了亲妹着想,宫中之事,楚家有他一人足矣了。
“万望太子殿下早做决断,莫要等着不能回来的人。”楚淮阳双手交叠,放在额前,又深深的跪拜了下去,行的是祭天朝拜的大礼,“也请殿下,放臣妹一条生路,臣愿辅佐殿下,万死不辞。”
宫门外,有晚露顺着草叶而下,落地无声。
君胤负手而立,脚下跪着的是他信任的臣子,而他就这样看着外面,久久不曾言语。
雨势虽小,却不是一场喜雨。
至少,对于西城的百姓来说,这是带来绝望的雨。
沈乔在找的季羽,此刻也不再别的地方,正在西城。
正如君胤所言,君彻若是一直无所作为,那么君祁也不会一直看着,干等着别人拿他开刀。
隔天早朝,君祁上书东邑帝,实在不愿再看西城百姓饱受水患之苦,更愿意帮助明王解忧,幕下有贤才,饱读诗书,富有奇策,可解此忧。
他这奏折递上去,连季羽的名字都没有提起。可他要的不是让众人知道季羽的存在,而是要告诉所有伸长脖子等着分一杯羹的人——他看好的肉,谁也别再打主意了。
东邑帝没有表态,只是扫视了群臣一眼,待目光落在太子君胤身上,他的嘴角漾开了一丝丝的淡笑。
“太子,意下如何?”
这一问,又让有心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盘。
如今东邑帝连政事也开始询问太子的意见了,是不是表示,这是要对太子重拾信心?
只是这问题,怎么都不好回答,众人不禁为君胤捏了一把汗。
到底也只是内心的猜测,这殿上群臣,那个不是人精?眼观鼻鼻观心,都作出无比恭顺的样子,仿佛什么都没有想。
君胤微一躬身,淡淡道:“如此,甚好。”
避其锋芒,这是君胤一贯的风格。
东邑帝挥挥手,便应了君祁,那兴致缺缺的模样,仿佛是被君胤的不识好歹给毁了好心情。
可谁又曾看到,君胤那沉寂的眼神中,渐渐燃起的火焰?
谁都想着勾心斗角,可谁又曾为百姓着想?若是君祁能够平定水患,造福百信,他再吃点亏,又有何不可?
如今田地早已淹没,房屋被冲的四零八散,灾民们在当地官府的疏散下,扶老携幼全居住在附近荒山上。若是向往城里移居避难,明王的人马便守在那里,别说一个灾民,就是一步,也是不能踏进的。
季羽到时,看到的便是这样的情景,衣衫褴褛的百姓,无论老幼,都一脸的病态,或卧或倒在路边,这荒山野岭的,四周周哪有吃食?便是树皮,也估计要被抢挖光了。
“季公子这就看不下去了?”带着季羽来的是明王的下属,名唤田世明,是个校尉,正好领了差事负责安置灾民。
季羽紧皱着眉头,严声问道:“如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灾粮呢?难道还没有运到?”
“灾粮?”田世明看着季羽,眼神中满是戏谑,“季公子说什么呢?这灾粮不是早就吃完了吗?”
吃完?
这大半的皇粮运了过来,还没有几天就吃完了?
季羽藏在袖子里的手慢慢握紧了。
饿殍满地,国之不幸。
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场景。
“季公子见怪不怪,吃树皮算什么,易子而食都是大有人在。”田世明道,“这般多的灾民,少一两个反倒是减轻了麻烦。”
季羽没有再说一句话,只是冷冷的看着田世明。眼神凌厉,仿佛喊着含着凛冬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