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盐酸替扎尼定片的功效与作用 > 第二十章 1919年美国波士顿近郊剑桥(第4页)

第二十章 1919年美国波士顿近郊剑桥(第4页)

此时大维兄也觉出了冲突或许就在一两句话之间,忙着向陈先生使眼色。可陈先生似乎是视而不见,只是顺着自己的想法讲了下去:“白牧师,我这个人鲁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我一直以为基督教的教理是不容他人的。耶稣不是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如果你相信福音是唯一的真理,又何必去学我们这些旁门左道呢?”

白牧师仍是保持着平和的神态,不急不缓地反驳道:“我在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希望隐瞒的。首先,我相信福音是唯一通向天堂的路,但并非说福音是唯一的关于天堂的真理。”

“其次,正如耶稣的门徒和后世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学习了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修辞、逻辑,从而让生活在古典文明中的世界接受了福音,我们欲在中国传播福音,那也必将走过同样的道路。”

“再次,我想再加上一条,这是我一位也在中国传教的同事在近日里让我意识到的。我们不仅应该去研究中国的经典,还会去研究中国的当代。”

“最后,这也是最要紧的,我们研究中国经典,并非是想成为我们无法成为的中国人,而是由此更好地帮着中国人走向他们必将走向的救赎;我们参与中国当代,并非是要她沉迷于今世的革命,而是与她一起迎接未来的天国王朝。”

还未等陈先生答话,大维兄倒是先按捺不住了,激动地挥舞着双臂抗议道:“尊敬的牧师先生,你这样说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吧!中国的古语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今我们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凋敝,民不聊生,肚子吃不饱,命活不成,哪还顾得上礼节、荣辱,更说不上什么天国王朝,什么超玄的神灵了。”

说了这些,他仍是意犹未尽,左手握拳,右手伸掌,左右摩擦,竟是一幅磨拳霍霍的景象。伊莎白虽看不见,可也觉出了空气中擦撞出的火星,握着我的双手心竟是渗出了汗,双眸里企盼的神情似是在向我求助。

平日里,我在经史子集上与陈先生自是如土丘望泰山,而就是与大维兄那也是不得望其项背的。可那一刻,或许是因为伊莎白恳请点燃了不知藏在哪里的一点灵光,我忽地想起不知什么地方学来的点典故,声音颤若游丝地说道:“大维兄,我忘了从哪里看来,这话在管子里是如你所说,仓廪足则知礼节,可后来到了管晏列传之中,被太史公改为而知礼节。这一字只差就好比你学的数理逻辑,也从充分变成了必要条件。所以说仓廪足未必就知礼节的。”

或许是我那声音过于飘忽,大维兄竟是一时无语,嘴里嘟囔了两句,然后啊地一声笑道:“你这小子,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这个‘则’和‘而’在中国古语里也不能严格地按你说的一为充分、一为必要,但意思确实是不同。可是啊,老弟,你这逻辑也该好好再补一补。如果按你说的,是必要条件,那不就更对了—仓廪足了未必就知礼节,可若是不足,那就是万万不可了。”

他顿了顿,觉着自己或许有些冲动而失态,便又补上了一句:“这样也算是大家都对吧。我们这些人先救国救民,有了必要条件,你再救大家的灵魂不也好吗?”

这些是趋于和解的话,白牧师自然是听得出来,可他或许也是认真了起来,并未就此转开话题,而是接着辩论了下去。

“大维,你怕是忘了圣经上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

’”

“两位都是中国的名门之后,饱读诗书,这我自然比不上。可我倒是敢说,我认识的中国的穷苦人怕是比你们还要多。”

“无论是上海外滩上背包的苦力,还是自流井挖井的盐工,他们就算是饿着肚子,也能成为难得的基督徒。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骄傲,他们渴望救赎,迫不及待地要超越此生的痛苦。可绅士们,绅士们怕是就像基督在马可福音当中说的财主。无论是金钱的财主还是知识的财主,若是因为自己所有的而心生骄傲,那么只会与主越走越远。所以我说,莫要觉着仓廪充足,人心便会向善,说不准,正好适得其反,那时人心反而更近罪恶。”

白牧师这段话情真意切,声音中自带着静静的力量。大维兄虽是心急,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反驳,径自着急。

“你也别争了,大维。这争论你也赢不了。”陈先生幽幽地说道。

或许是找到了自己心中激动的出口,大维兄冲着陈先生提高了声调,说道:“难道咱们想要中国富强是错的?咱们出来求学,难道不是为着富国强兵,难道不是为着民族自强?我就不信这有什么错!”

白牧师双手合十在胸前,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二位客人,沉吟片刻后又开了口:“两位朋友,你们这样想当然未必是错,我也很理解你们会这样想。可是如果你们能允许一位长辈问些问题,我会问:‘富国强兵之上—注意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激励你们学习吗?富国强兵是为什么,你们的人民在国富兵强之上—注意也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带领他们追求幸福吗?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国家如美国今日一样强大富足了,你们会觉着自己的梦想成真了吗,而那时的后世学子又因何而学呢?我看这些问题倒未必一时需要你们回答,我愿意和你们讨论下去。”

他这话说得虽是平静,可内里的刚毅却也是溢于言表。陈先生的声音也是同样的平静,而言词也是同样的刚毅:“我看再讨论也是无益。说来说去,总是绕不过要信上帝,要信耶稣。中外有别,华夷各异,和而不同有什么不好。岂可将你们的神话强加于人?”话毕起身,他确是觉着话到这里便也就到头了。

“陈先生,”还未待他道出去意,伊莎白站起身来,眼睛努力地凝视着他,“我没有你那么博学,可是我想你也相信孩子是不说谎的。我小的时候,生了很重的病,我看见了耶稣,是他救了我的命。我们收养的两个小姑娘,她们也是这样,在黑暗中看到了主,呼唤着主的名字,而主让我听到了她们,借我的手救了她们。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主的恩典是不分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

这段话,伊莎白必定是花了十二分的努力。虽然都是至情至重的往事,可声音不失柔美,而那对晶莹的眸子,也是出奇地镇定,没有往日内心激动时左右无助的微颤,却是像有神明在其中。

一阵迟疑划过陈先生严肃的面庞。我想大智若他,倒也不会因为几句话便没了主意,想得更多的怕是不愿伤了这本已不幸的女孩子。这迟疑该不过一刻,而此前的坚毅便又重归他的面庞。此时,看着他如炬的目光,我不禁心生恐惧,也站起了身,扶住伊莎白。这与其说是帮她,倒不如说是帮自己。

“伊莎白小姐,我笃信的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你要我信什么,我只有自己眼睛去看,自己心去求证才可以。我们同视一物可感知各异。你和慰慈年龄相仿,同受你父亲的教诲,朝夕相处,可你眼中看不到的东西,他讲给你也无从描述,而你心里看到的东西,你讲给他也不是一样。我们看你生活在眼盲的黑暗之中,你或许也觉着我们的灵魂生活在心盲的黑暗中。谁盲谁亮,孰是孰非,东西相隔,永为参商。”

话说完了,他仍不失礼貌,致意告辞。我身边的伊莎白虽是沉默,可我看过去,她眼中适才的镇定却是没了,双眸无助地颤抖。

此时我心头想着世上能只剩我们两人,便可去安慰她。可另一厢,毕竟礼数所在,不去送两位学长,于面子上却又是难为情。心里只这么一反复,该是扶着伊莎白的手上传过去些犹豫,她便明白了。“去吧,”她在我耳边轻声说道。

送两位学长回去的路上,先是一阵沉默。我们踩着脚下各自的影子,静静地走向车道尽头的那三棵榆树。从树下左转过去,便是河边的步行道。刚一走上去,我便觉着耳边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陈先生自顾自地摇了摇头,有感言道:“这白牧师一家耶教信得太深了,难谈得来。”

“表兄,”大维兄眼睛看着我,手却是轻轻地在拽陈先生的袖口,“我刚才言语虽然激动,可还是觉着白牧师家的人都很友善的。他毕竟是牧师,白小姐又不同旁人,如此虔诚也是应当,别无恶意。要是有机会,我倒愿意和他继续辩论。”

陈先生似乎心里憋了很久,一用力,袖口甩开了大维兄。“我没说他们不好。好人也会说不来,好人更可能办坏事,有的时候大好人就能做大坏事。这个在耶教尤其是如此。”

“表兄,你这么说,让慰慈难做人了。白牧师毕竟是慰慈的监护人,是慰慈的长辈。”

“慰慈,”陈先生转过脸,似是忽然间才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圆圆的镜片后面,不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慰慈,”声音也显得有些激动,“你不会也入教了吧?”

其实,留学生中入教者也不乏其人,我虽没入,却是被陈先生问得有些惭愧。我忙着解释道:“我还不曾受洗。”

“那就好,”陈先生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那就好。现在有些个年轻人,嘴边上左右挂着就是救国两字。科学、实业、教育,这些嘛,说说也就罢了。还有些个留学生,我看尤以咱们留美的为首,居然想出了耶教救国这种无稽之谈。要我说,耶教非但救不了国,还会大大的误国。”

“表兄,这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大维兄想必是看出了我的尴尬,便从旁打着圆场。

“绝没有,”陈先生坚决地摆摆手,奋力地说道,“耶教和儒释道绝不相同。儒释道三家都是兼容并蓄,虽自成体系,各有教义,但绝不排外。这便是所谓中国人的功用和现实。”

“耶教可就不同了,上帝只有一个,圣经只有一本,你要不从我,要不反我,这就是他们的教条。有了耶教这两千年,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好人,没做好事,可坏事,大大的坏事也是不断。”

“坏事?“我惊诧地重复着这个刺耳的词,“陈先生,您也说了,白牧师、伊莎白他们都是好人。白牧师在我们家乡传教十几年,咱们就算不信他们的教,可这精神却不能不叫人敬佩的。”

陈先生摇摇头,本就严肃的面庞上此时更多了几分无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