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于上党虎视眈眈,明公欲得太原,恐非易事。”荀攸淡笑了一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非易事。”被荀攸堵了一句,刘璋却是不恼,他也知道,在袁绍掌控上党高地的情况下,他要循着汾水北上夺取太原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是藉此给袁绍找找事情做,将战事拉扯到河东之外,不然坐等袁绍来攻河东,多少有些受制于人了。”
按刘璋的脾性,他素来不习惯等着别人来攻,而是喜欢主动出击,现下的情况,袁绍若是来同他争衡,战线必然是河东,可若是坐等袁绍来争河东,倒不如先去和袁绍争一争太原郡,减轻河东方面的压力。
同时刘璋也是对太原郡区域内,并州的州治晋阳有一二企图,晋阳四面环山,不仅其自身位于太原盆地的中心,就连晋水、汾水也在此汇聚,可谓“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晋阳凭借着山道、河道以及受河流冲击而形成的诸多陉道,能迅速快速抵达中原各地,可谓是并州及其周围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魏晋南北朝时,虽是北方政权名义上的首都可能是邺城、雒阳,但晋阳却是实质上的首都,多为北方政权的霸府所在地,遥控邺城、雒阳等都城。
荀攸笑着点了点头道:“兵法云,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明公确乎是擅于此道,可称精通谋略者。”
“公达,你何时也变的和郑度一样?”刘璋讶异了一句,拍马屁的话,他可是少有从荀攸口中听到。
“盖因叹服明公智略之故也。”荀攸一本正经的说道。
言罢,刘璋和荀攸对视了一眼,各自扬起了笑意。
笑声过后,荀攸正色道:“今者曹操东征屯驻于沛城的刘备,许都空虚,而袁绍坐视不理,不以天下为重,而忧心于幼子之病,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即是袁绍如此,就如明公所言,我军倒是可以趁机窥伺一二太原,纵使不得太原,亦可兴兵于外,给河东、关中安宁休养的机会。”
“只是征讨太原的人选,明公可有定下。”“自是有的。”刘璋颔首。
……
上党郡。
作为朝廷委任的河东太守,高干前面往河东赴任,为马超所击走,只得退回上党,不得掌控河东郡。
然有得亦有失,没有得到河东郡的高干,在眭固的帮助下,一举夺得了河内郡,也算弥补了失去河东的遗憾。
同时,拿下河内一事,让高干得到了舅父袁绍的褒奖,更是一举从袁绍处得到了并州刺史的职位。
‘刺史。’高干此刻心下甚是欢喜,刺史秩禄六百石,不如郡守的两千石多,可权柄很重,对郡守有监督之权。
而以高干为袁绍外甥的身份,他对并州诸郡郡守,就不至于监督之权这般轻巧了,他的权柄,有如坐镇一方的州牧,只是名头上不符罢了。
“舅父之恩,做外甥的如何还的完!”感喟着袁绍的恩情,高干神色激荡。
郭援识趣的上前道:“恭贺使君出任并州刺史一职。”
“同喜同喜。”高干乐呵呵了一声,前面在通禀拿下河内郡的文书中,他为郭援添了几笔攻城拔寨的功劳,而今郭援登堂入室,出任了河内太守一职,得到了两千石的秩禄。
郭援面露喜色,他谄媚的道了一句:“实是赖使君提携之情,不然郭援如何会有机会出任河内太守一职,典守一方。”
“自今往后,援唯使君马首是瞻也。”郭援表露着忠诚,就差大声喊道‘天无二日,将军是我心中唯一的太阳!’
“你我是兄弟,不必说这些客气话。”高干拍了拍郭援的肩膀,二人对视了一眼,露出了你懂我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