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安笑着看向谢友成,徐辉。
两人连忙笑道。
“冯左使是让我们今年大胜呢,一定如他所愿。”
“哈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
不光是自己有信心,在场的人都有信心,唐清安也满脸的笑容。
他出海以来。
面对屡次的危难,始终不放下民生,把民生当做头等大事对待,投入了大半的力量。
为了什么?
因为民生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厚积薄发。
七年磨一剑。
现在的金江镇,物资之丰,一年比一年旺盛,正在焕发东北的光采,越来越让人无法直视。
金江军是他的将军之剑。
那么。
民生良好的金江镇。
王者之剑。
这把剑一出,可以搅动风云。
让众人离开后,唐清安留下了冯胜之。
冯胜之是金江镇的左使,文官首脑,资历最丰。
两人从无到有并肩作战,即是同僚更是战友。
对于冯胜之的忧虑,唐清安很清楚。
不光是冯胜之有此忧虑,很多人都有这个忧虑。
众人是辽人,更是周国人。
很多开明之士,眼光长远,当然有此疑虑和担忧。
如果将军称王,分裂辽东。
国家会彻底失去辽东。
唐清安认为应该和冯胜之,认真的谈一谈此事,解除双方的迷惑,仍然全力发展金江镇。
人性难测。
当年赵佗南越立国,杀了很秦官。
唐清安不想杀人。
因为没有必要。
他的心胸,不只是辽东,为了辽东就杀人,那么以后,他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成吉思汗弱小时,妻子被敌人部落俘虏去,夺回来时,妻子已经有孕。
杀死了敌人,妻子生下的别人的孩子,他一视同仁的养大,并培养成才。
对于打伤他的敌将,也毫不计较,给予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草原的世界观,成吉思汗遵守,并发扬,获得人心。
乃至蛮族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