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去金州,有人告假离开了金州。
朝廷在确定辽东都司的人选,唐清安对此事很上心,当然希望派些和他熟络的人。
要是再来一个魏毅这种人,凭白生事出来。
还有年关各项事务,大小事都重要,都等着他确认。
冯紫英在门房,看着人来人往,内心飘忽不定。
如此时机,离开金江镇,他是不愿意的。
可是形式不由人。
他不得不离开金州,回去支持家中的局面。
“将军请。”
终于来了个吏员,带冯紫英进去。
唐清安很忙,没有时间和冯紫英客套。
“明年金江镇和蛮族大战,大的方面我不提,从个人的前途来说,你这个时候离开金州,对你是很大的损失。
在金州你也熬了两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你还愿意回来,又需要重新熬。
熬到下一个机会,才能出头,你是否想清楚了?”
唐清安没有为难冯紫英,但是把事情跟他讲清楚了。
金江镇缺人才,金江镇也重视人才。
但是金江镇,绝对不会因为个别人才的流失,而会对金江镇造成影响。
现在全军整备,以待明年的大战。
这个时候离开,就算冯紫英明年回来,唐清安也不会打乱军中已经磨练好了的编制。
那么冯紫英就算参加明年的决战,也不会有位置给他。
冯紫英明白将军的话,将军的确是为了自己好。
“我父亲突然被外放到广西,家中人心慌慌,无人主持局面,更无人为父亲周转关系。
忠孝难以两全,为了孝道,我只能忍痛离开,请将军勿要怪我。”
唐清安点点头,批准了冯紫英的告假。
忠孝难以两全。
这句话要看什么时机,有的时机是能凸显人的高尚的。
可是目前的形势,冯紫英到底还是以家族为重,认为家族的门楣,比自个在金江镇的前途要重要。
两相对比,还是认为朝廷的职位,比金江镇的职位重要。
唐清安能理解。
他心中对金江镇有规划,犹如当初出海对蛮族有规划。
可是旁的人,不会有他的眼光和认知,当然会有不同的选择。
“我书信一封,你回去后,可以向贾府求助,以更快的了解京城的局面。”
冯紫英连忙致谢。
他虽然和贾宝玉关系不错,可是贾宝玉可不是当家人,如果能有平辽侯的名帖,效果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