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白话资治通鉴在线阅读√一 > 第70章 魏纪诸葛亮上出师表(第1页)

第70章 魏纪诸葛亮上出师表(第1页)

在蜀汉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庄严。诸葛亮静静地站在那里,手中捧着一份奏表,这便是即将呈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

此时的蜀汉,经历了夷陵之败后,国力大损。刘备已逝,诸葛亮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无比沉重。他望着眼前年轻的后主,心中满是忧虑。刘禅坐在龙椅上,神色略显稚嫩,对治理国家尚缺足够的领悟。

诸葛亮向前一步,双手恭敬地呈上《出师表》,说道:“陛下,臣有本上奏。”刘禅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在朝堂中回响。众大臣们听到这开篇之语,都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股紧迫感。诸葛亮接着说:“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和他一样为蜀汉忠心耿耿的臣子们,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激励。

诸葛亮继续诵读:“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他看向刘禅,眼中满是期望,希望这位年轻的君主能够广开言路,不要因为自己的懵懂而堵塞了忠臣进谏的途径。刘禅听着,微微低下了头,似乎在思考着诸葛亮的话语。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深知宫廷和丞相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平衡至关重要,他希望刘禅能做到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宫中之人还是朝堂大臣,赏罚分明,让国家的法律制度得以严格执行。

说到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时,诸葛亮赞道:“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他希望刘禅能依靠这些忠臣,在处理宫中事务时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避免犯错,让宫廷之事井井有条。

提到将军向宠,诸葛亮又道:“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向宠的军事才能诸葛亮是极为认可的,他希望军队之事刘禅能多与向宠商议,确保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诸葛亮诵读的声音愈发激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他用前朝的兴衰来告诫刘禅,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是国家兴盛的关键,切不可重蹈东汉末年桓帝、灵帝的覆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回忆起自己与刘备相遇的过往,眼中闪着泪光。他感慨刘备的知遇之恩,让他从一个隐居的布衣,走上了为蜀汉鞠躬尽瘁的道路。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二十一年,他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为蜀汉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每一场战役、每一次决策,都如同昨日之事般清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深知刘备托孤之重,这些年来,他没有一天不是在担忧中度过,生怕自己辜负了刘备的信任。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心中一直怀揣着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理想。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兵力和物资也准备充足,是时候向着目标进发了。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费祎、董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费祎、董允等之慢,以昭陛下之明。”他向刘禅表明自己北伐的决心,若不成功,甘愿领罪,同时也明确了朝中大臣的职责,期望大家都能为蜀汉尽心尽力。

最后,诸葛亮说道:“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他再次望向刘禅,眼中满是不舍与期望,希望后主能好好治理国家,多听忠言,牢记刘备的遗愿。

整个朝堂一片寂静,只有诸葛亮那饱含深情的诵读声。大臣们有的眼中闪着泪花,有的则若有所思。刘禅也被诸葛亮的话语深深触动,他望着诸葛亮,仿佛看到了蜀汉未来的方向。这一篇《出师表》,不仅仅是一份奏表,更是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对先帝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的凝聚,它承载着蜀汉的希望,向着未知的征程启航。

喜欢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白话资治通鉴:历史故事轻松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