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却是十分淡定,说道:
“谁说我的大船只有一层甲板?”
朱元璋满脸疑惑,不是一层甲板?这怎么可能,当初就算是巅峰时期的龙江船厂,也没听说过造出来有双层甲板的船只啊。
“双层甲板?”
“不可能,当初咱曾经亲自问过,造出来两艘船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那不仅需要高超的造船技术,以大明目前的船匠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咱们中国的船只龙骨都支撑不了双层甲板。”
“如果你用组装形成的龙骨,建造双层甲板,根本扛不住一点风浪。”
朱元璋虽然禁海,但是对船只还算有所研究。
当初为了打败陈友谅强大无比的水师舰队,他专门找人谈论过各种船只的制造。
其中就有这种增加甲板,让弓箭手藏在第二层甲板进行射击的船只。
结果当初的船匠一口否决,认为这种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
因为大明造船使用的龙骨,根本就是拼接而成,这样可以防止漏水导致的沉船。
但是这样的龙骨,建造一层甲板刚刚好,如果强制上两层甲板,就会导致船体不稳,而且十分的脆弱。
根本经不起任何风浪,别说海上的暴风雨,就连江上的风浪都扛不住。
所以朱元璋根本不信李进的鬼话,什么两层甲板,纯属是胡扯!
“老黄,打陈友谅都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
李进满脸不屑,说道:
“那已经是你们老一辈的回忆了。”
“洞庭湖的确很大,但是相对于大海来说,终究是一个小水泊。”
“陈友谅使用的大船再大,也只不过是湖泊里面的霸主,在大海上什么也不是。”
“如今我们船厂打造的,是能够纵横四海,无敌于天下的海军,两个根本不是同一个级别,更不能相提并论。”
李进自从那日从龙江船厂返回之后,就按照汪大海的名单,将原先船厂所有的船匠,全部召集到了上沪县。
随后李进就马不停蹄的组建起上沪县龙江宝船厂,根本没有一丝停歇。
在人员到齐之后,李进没有让他们按照原先宝船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而是给了他们一个改进的图纸。
这种图纸不仅吸取了宝船巨大体型的优势,还吸取了西方双甲板的优势。
双甲板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够大大提升船载炮的数量。
在未来某段时间,华夏历史迎来屈辱的一百年,西洋国家就是通过这种船只打开了华夏的国门。
两种船只最大的不同,就是船只龙骨的不同。
以往大明造船使用的龙骨都是拼接而成,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拼接的龙骨,能够建立水密隔舱。
在福船的底层能够建立多个船舱,并且每个船舱都会进行水密性处理。
如果底层的某个船舱不幸撞到礁石漏水,也不会影响其他的船舱,从而使船只不会彻底沉没。
这是华夏历史船只的巅峰之作,作为商船,绝对配得上天下绝顶。
因为福船船舱巨多,载货量很大,而且因为吃水深,能够载有更多的物品,是当世最发达的气密性船只。
做成这样的龙骨第二个原因,就是大明现在没有特别巨大的树木,来制作龙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