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他轻轻地吹了吹还未干透的墨迹,然后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几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和身穿红衣蓝帽的督察院官员步入考房,小心翼翼地将考卷捧起,像捧着珍宝一般,神情庄重地护送到考卷房进行刊印。
考卷房里,早已准备好的匠人们熟练而迅速地操作着复杂的印刷设备,不苟的态度使得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严肃而不失严谨的气息。
不久,一本本清晰完整的考卷被精心装订好,整齐地堆放在一边,只待考生们前来迎接挑战。
当众多举子终于拿到考卷的那一瞬间,许多人都忍不住泪眼婆娑,不是因为题目过于艰深难以应对,此时此刻,对他们而言最难熬的是心理上对这场马拉松式考验的最后一击渴望着尽快结束的心情。
有的低头凝视手里的试卷,手指轻轻抚摸着每一道题目。
有的则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还有的人互相拥抱给予彼此最真挚的鼓励,尽管心中充满了疲惫但也没有放弃希望。
三天后,随着最后一缕晨光穿透天际,贡院那庄严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门外焦急等待的亲友团以及好奇围观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紧接着,从门内涌出了一批批刚刚完成了自己生命中重要一战的年轻人,他们或满脸泪水,或喜极而泣,更多的人则是相拥而泣。
那一刻,贡院内外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交融。
很多学子由于连续数日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加上缺乏足够的休息,体力几乎耗尽,他们需要同伴间互相搀扶才能走出这座象征着知识圣殿同时也是压力源地的巨大建筑。
即便如此,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能够依靠自己的双脚走出这扇大门就是胜利,无论成绩最终如何,每一位坚持到最后的考生都是真正的英雄!这份信念给予了他们无比坚强的力量,让他们即使身体再累,也从未想过要轻易放弃。
考试结束后,成千上万份完成好的试卷被小心地收整起来,由专门人员送往镌录房。
那里早已等候多时的镌录官们立刻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
在锦衣卫严密监视下,在御史们的严格监督之中,每位镌录者都全神贯注地工作着,力求将每一份答卷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要求极其精细,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因为这关系到无数寒窗苦读者未来的命运。
每一个被认为存在细微错误或是疏漏的记录,都会被指派给不同的镌录员重新誊写。
这些誊写完毕的试卷,随后会由专门负责检查的人员反复审核数遍,确保其准确性与规范性之后,才会被慎重地送往后院特设的考房内,由在那里等待的监考官进行初步评审。
每份考生呈交上来的试卷都将经历三轮独立评估,以确保评分结果既公正又准确。
评判官员不仅需要对卷面内容作出综合评价,还必须详细撰写自己的评审标准和依据,并将这些文件妥善密封起来,附着在对应的考卷后面。
这样的流程设计无疑体现了此次科举考试所要求之严格程度。
事实上,这次考试无论是从监督机制还是后期评定方面来看都堪称史上最严苛的一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