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又是一年科考季。
科举放榜前夕,一篇气势恢宏的美文突然在东都洛阳流传开来,引得许多文坛名家关注、评论并转发。
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没错,这篇美文就是《阿房宫赋》,杜牧的成名作。
科举放榜前放篇美文,是大唐才子们争取入仕的惯用方法。
大唐的考试环境很开放,社会公信力也高。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才,可以直接给考官递作品;如果你朝中有人,也可以托关系给考官推荐你,甚至指名道姓让考官选你。
关于此事,最有趣的桥段,就是朱庆馀的那首《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我心里有点没数,您看我这“相貌”可好?
张籍收到这首“顾左右而言他”的作品,内心很是欣赏。
他同样装了一把深沉,给朱庆馀回了一首: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你这么优秀,没问题的!
这种几乎都要拍胸脯、打包票的回复,让朱庆馀信心倍增,最终顺利考上进士。
朱庆馀可以,杜牧自然也可以,他找的人一样很牛——太学博士吴武陵。
一听吴武陵,估计你没印象。
如果你读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结尾那一句“同游者,吴武陵”,说的就是他。
吴武陵是柳宗元的挚友,出道很早,只是性子太直,脾气又冲,搞政治不行,只能在太学搞搞学术研究,教教学生。
大和二年这场科举,由礼部侍郎崔郾全权负责。放榜前夕,礼部各级官员都在崔郾家中宴饮。众人正喝着,太学博士吴武陵突然造访。
吴武陵是骑驴来的,他的脾气就像驴子一样执拗。崔郾不敢怠慢,赶忙起身迎接,将吴武陵请到书房议事。
一落座,吴武陵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你为国选才,我怎敢不尽绵薄之力?最近城中流传的那篇《阿房宫赋》,你听说了吗?”
崔郾摇了摇头。
瞧你那不爱读书的样子!
吴武陵和颜道:“崔侍郎,你工作繁重,估计没有闲暇去关注这篇文章,不如让我为你诵读一下。”
说着,吴武陵从袖中掏出这篇文章,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地读了起来。
读完后,崔郾不禁赞道:“这文章写得老带劲了啊!”
吴武陵笑道:“文章的作者叫杜牧,正巧是本届考生。既然你也认为这篇文章不同凡响,这次来不为别的,我建议你将此人定为本届的状元。”
“吴兄与杜牧有交情吗?”
“没有,我从来没见过他。难道崔侍郎认为吴某人是来为亲友谋私利的?”吴武陵的声音变了调子。
崔郾一听,连连摆手:“吴兄误会,不是小弟不愿相助,只是状元的人选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