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风格人各有异,我独关注感情的细腻。
我们曾一起欣赏暗淡月光下可爱的花,晨雨细风中诗意的柳。
我们经常在柳树下散步,随时在红笺上记录下灵感来临的诗句。
然而,情诗写得再真挚,爱情仍是无疾而终。薛涛心里明白,虽然三十一岁的情郎风华绝代,四十一岁的自己依旧明艳,但感情却难以维持。
曾经的海枯石烂,抵不过好聚好散。
薛涛痴痴地笑了笑,泪水顺着脸颊落在红笺上,元郎大概不会回来了,但她并不后悔。从此,薛涛脱下平日爱穿的红裙,换上一袭灰色的道袍,任凭门前车马喧嚣,内心却早已平淡如水。
三
此后,元稹又娶了好友李景俭的表妹安仙嫔、涪州刺史裴郧之女裴淑,并用一首《赠刘采春》征服了“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刘采春迅速被才华无限的元稹征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她想都没想,便毅然离开了丈夫,住进了元稹在浙东的府宅。
好日子没过几年,元稹再次奉诏回京,被迫终结了这段恋情。
崔莺莺、韦丛、薛涛、安仙嫔、刘采春、裴淑……元稹对这些或风华正茂、或色艺双绝、或温婉可人的恋人,付出了如大海般深邃的感情。
这些人中,有人先行离世,有人被迫退场,有人被辜负……一次次美好的邂逅、相逢、热恋、分离,一首首真挚的诗作,构成了元稹一半的人生。
元稹把拥有海水般的温暖和柔情的一半人生留给了恋人,另一半,就是疾恶如仇、不畏权贵的熊熊烈火——科举入仕后,元稹得益于岳父韦夏卿的帮助,很快授任专挑朝政毛病的左拾遗。
初出茅庐的元稹办事极其认真,今天挑挑皇帝的言行,明天质疑质疑宰相的水平。
没过几个月,皇帝和宰相都不乐意了,随便找了个借口,将元稹贬为河南尉。
元和四年(809),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剑南东川。也正是这一年,元稹与薛涛结识并迅速陷入热恋。
不过,元稹可不是来度蜜月的,而是奉旨查案的。
在东川,热血满怀的元稹大胆弹劾不法官员,平反冤假错案,由于手段强势、铁面无私,赢得当地百姓一致好评。
好友白居易听闻此事,特意写下一首《赠樊著作》,高度赞赏元稹的表现: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四
秉公执法的元稹,却连续受到藩镇与朝廷给予的双重压力,他们大肆批评元稹办事过火,丝毫不顾及社会影响。
结果,案子还没办完,元稹就被提前调回京城,改任东台(洛阳)御史,用意在于排挤、闲置元稹。
排挤这种勾当,雷厉风行的元稹根本不屑关注,东台御史还没干几天,元稹继续加大力度,弹劾河南尹房式(房玄龄后人)横行不法。房式闻讯,立即动用关系,将元稹退回长安,还罚了一年俸禄。
没承想,就在途经华州留宿敷水驿当晚,元稹又搞了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