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传来的枪声,惊动了在水厂侧翼布防的两个连士兵。
“黄道长,水厂打起来了!”
听到消息的黄卫华披衣而起,拿起桃木剑和手枪走了出来。
“黄道长,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去支援?”
士兵紧张的问。
黄卫华看向枪声响起的地方,略微思索,“留下两个班,其他的,跟我走。”
说完,把枪一别,拎起墙边停着的自行车就走。
他们驻防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重要关隘,用钟师兄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填线宝宝,守在这里就相当于稻草人。
一旦水厂打起来,他们就要化身为支援部队,随机响应。
为了给他们说清这种必要性,钟明还讲了南北朝时期一个叫李云龙的将军,攻打平安县城的例子。
虽然黄卫华他们翻遍了史书也没找到这个人的名字,确认这故事大概率是瞎编的。
但不管是不是瞎编的,至少故事十分热血,让每一个听的人都热血沸腾。
想来,这也是钟师兄寓教于乐,想让师兄弟们建立初步的协防意识,和局势判断能力。
黄卫华倒没想那么多,反正听到枪声,冲就完了。
驻守水厂的人是大师伯唯一的弟子,石少坚。
按照大师伯一贯的作风看来,去了不一定有好处,但不去,就一定有坏处。
夜色幽幽。
黄卫华舍去了大路,仗着自行车的机动速度,抄小路疾行,带人紧赶慢赶,眼看就要到水厂,却看到不远处的稻田里,有十几个人影鬼鬼祟祟。
他第一眼还没注意,回过神来之后,立即警觉起来。
这些人一看就不对劲。
黄卫华停下车,左手一举,捏了个拳头。
身边的人顿时停下。
随后他指了指稻田,示意噤声。
一行人当即蹑手蹑脚的伏低身子,偷偷观察。
那些人应该不是职业军人,警觉性并不高,并没有发现他们。
黄卫华叫来两个连长,低声吩咐:“不要打枪,我们人多,散开,包抄过去。”
连长王德发领命,下去安排好之后,自已带着十几个人,悄声往田地摸去。
稻田中的人是一堆神父和术士,身边放着一排排的马车,车上是空空如也的棺材。
这些人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水厂那边,他们在紧张的等待着。
爱德华是神职人员的领队,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贵族,港城的财政大臣,他很不情愿来到这里喂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