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帝在昨日终于收到了第三封信,可是信里却是对自已的警告和提醒。
自已的妹妹太过清楚那些男人的团结之处,只要可以打压女子。
他们甚至可以付出自已的性命。
只是对长公主一个皇帝的妹妹都如此的不能容忍,长公主可是绝对没有资格和皇帝争夺皇位的呀。
对于皇帝的亲生女儿,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隆安帝这个皇帝大脑清醒。
不至于再做出让公主带剑上朝这样的荒唐之事。
尤其是皇帝现在又没有亲生的皇子,那些男人会为了不让女子登上皇位团结到何种地步。
或许是隆安帝这个皇帝根本就想象不到的。
想着自已妹妹信中所说的话,隆安帝一时间只能沉默。
他的妹妹已经因为这些愚蠢的男人再也回不来了,这些男人现在又要夺走他的女儿了吗?
“来人。”
隆安帝蜷缩着手指似乎又摸到了那封信独特的手感,对着外面喊了一声。
福喜现在正陪着顾安安这个镇国公主,一个有些眼生的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走了进来。
“奴才在。”
“传旨,就说朕有意为镇国公主挑选伴读,所有权贵官员之家皆可参与。”
“是。”
那个小太监领旨就要离开,隆安帝思索后又加了一句“告诉他们男女皆可,日后这些伴读可是要陪着镇国公主一同长大的。”
皇子都是有伴读的,从前先帝时一个皇子是否受宠,就看他身旁陪伴着那些伴读的身份就能够看出一二了。
比较受宠的皇子身旁围绕着的全是实权人家的嫡长子或者嫡长孙,而那些不受宠的皇子伴读身份就会低上许多。
而他这个被先帝最为厌恶的皇子,身边就只有一个出身自已母家的表兄。
还是最不受宠的庶子。
公主按理来说也是可以选伴读的,但就都是些女子了。
那些权贵人家把自已的女儿送进宫里来,说好听点是伴读,说不好听的就是来给公主做丫鬟仆妇。
不过就是个贪图被宫中嬷嬷教养的好名声。
公主和皇子的伴读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皇子的伴读在夺嫡之时会成为他们身后最坚实的力量,甚至那些伴读所处的家族也会被默认成为那个皇子麾下的人手。
可是公主的伴读并无作用,不过就是说出来好听罢了。
那个小太监走出大殿后才擦了擦自已额头的汗水,努力制住了自已那双不断的颤抖着的腿。
自从福喜公公要兼顾陛下和镇国公主,他们这些小太监也终于在陛下面前有了露脸的机会。
就是这个机会不如没有。
从前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有福喜公公操持着,现在他们倒是要日日悬心自已的脑袋。
隆安帝要为镇国公主寻找伴读,甚至连男女都不计较了。
此事在整个朝野内引发了热议,只是诸多臣子不是像前朝那般感慨皇恩浩荡。
而是有不少人把门一关就开始在自已的家里骂骂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