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半盏儿残酒啥意思 > 第6章 墨吏自白二(第1页)

第6章 墨吏自白二(第1页)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父亲离世后的第二个年头,德清县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年,仿佛是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使得这片土地上的稻谷金黄,硕果累累。与周边乡县因天灾频仍而导致的歉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德清县的水田每亩竟比往年多收获了三至五斗稻米,实属十年难遇的盛景。

在秋季的走访中,伍群德见到农户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与感激。他们纷纷将丰收的果实赠予这位为民操劳的官员,其中,一株胚胎饱满、生机勃勃的双生稻尤为引人注目。这株稻穗不仅象征着自然的恩赐,更承载着百姓对伍群德深深的敬意与期盼。

惠宗一向对道法情有独钟,尤为喜爱搜集那些被视为天地异相、吉祥之兆的奇物。伍群德深知这一点,于是遍阅古籍,终于在《符瑞志》的字里行间找到了与这株双生稻特征相吻合的记载:嘉禾,乃下瑞之一,特指一株之上长出多穗的谷子、稻子或麦子,其中九穗以上者更被视为祥瑞之兆。

他仔细比对古书中描绘的嘉禾与百姓所献的双生稻,虽然这株双生稻并未达到史书中所述“三苗贯三桑,同为一穗,大几充车,长几盈箱”那般具有“太平瑞应”之称的顶级嘉禾标准,但伍群德心中却萌生了一个念头:或许,这株双生稻足以搏得圣人的一丝欢颜。

此时的他向圣人进献这株祥瑞的动机早已不仅仅是为百姓谋福祉,他也有了自已的私心:惠宗对祥瑞之物的偏爱,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象征。若能将这株双生稻作为祥瑞献给圣人,不仅能彰显自已的忠诚与能干,更可能为自已的仕途铺设一条光明的道路。在这样的诱惑面前,伍群德的私心开始蠢蠢欲动。

在历经现实的毒打后他的确开始重视起物质的作用,然而他书生气未脱,对人性的丑恶依然看不透彻。

祥瑞与精心挑选的贡米确实如期送到了西京,满载着伍群德对仕途的期许与对百姓的承诺。然而,等待他的并非预期的嘉奖与提拔,而是留京任官的昔日好友发来的一封急信,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他打入冰窖。

信中,好友言辞恳切,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他闯下了大祸。原来,在呈送贡米的过程中,竟有人暗中作梗,将一部分稻米浸泡在污泥中,使其腐烂,然后混在贡米之中呈送给了圣人。圣人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认为这是对其皇权的极大侮辱,正准备派出丽景门的探子,星夜兼程赶往湖州,目的正是为了将他捉拿归案。

伍群德读完信,心绪难平,心中所有的依靠都在瞬间崩塌。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心如乱麻,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一片忠心与努力,竟然被如此恶意地践踏,落得如此下场,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深知,欺君之罪,其罪当诛。一旦被捉拿归案,不仅自已的仕途将毁于一旦,更可能牵连到无辜的百姓和家人。想到这里,他的心如刀割,痛苦不堪。

他的目光穿过屋内的陈设,落在了里屋的门帘上。那里,卧病在榻的老母不时传来咳嗽声,每一次都像是敲打在他的心上。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还太过幼小,他们无辜且脆弱,如何能够承受逃亡之路的艰辛与丽景门中恐怖的折磨?

伍群德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翻涌。

在心灵深处经历了一场翻涌激荡的思想斗争后,伍群德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辞官自缚。这一消息如同惊雷,震撼了整个德清县城。

当丽景门的官差们风尘仆仆地抵达这座小县城时,他们原本以为这将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抓捕行动。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惊愕得几乎窒息。只见伍群德,这位犯下欺君之罪的县令,此刻背负着荆棘,跪伏在县衙之前,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决绝与不舍。

街道两旁,德清的百姓们自发聚集,他们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哀声痛哭,仿佛在为一位即将远行的英雄送行。这些质朴的人们,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伍群德无尽的敬意与不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洪流,丽景门的官差们也不禁为之动容。然而,职责所在,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见他们迅速而有序地包围了伍群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与严肃。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们迅速将他抓入那冰冷的站笼之中,动作之快,仿佛是在逃避某种无形的压力。

终于,当站笼的锁链紧紧扣响,官差们如释重负,却又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匆匆离开了湖州地界。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长,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壮故事。而伍群德,这位曾经的父母官,此刻已化身为一个传奇,永远地留在了德清百姓的心中。

重返西京的那一刻,伍群德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毫不拖泥带水地承认了自已的罪行。这份超乎常人的坦荡,竟在无形中为他筑起了一道微妙的屏障,使得那些以严刑峻法著称的丽景门酷吏,在面对他时竟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手中的刑具尚未落下,便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伍群德因此得以在诏狱的阴冷中,勉强保住了一身皮肉的完整。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心灵能够逃离煎熬,每一夜的铁窗风寒,都像是无形的利刃,切割着他的灵魂。

投入诏狱的深渊后,伍群德的命运似乎悬于一线,而三法司的官员们对他的态度,就如同这牢房中的光影,模糊不清。他们既未急于动用那些令人胆寒的酷刑,也未流露出半点的轻蔑与怠慢。大理寺内,灯火如昼,与牢外的漆黑形成鲜明对比。官员们围坐在炉火旁,低声交谈,眉宇间紧锁的焦虑与眼中的困惑,如同夜色中摇曳的烛火,忽明忽暗。

伍群德的案件,其实脉络清晰。他近年来的政绩斐然,风评上佳,被陷害的事实几乎昭然若揭。然而,那背后操控一切的神秘势力,却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紧紧笼罩在大理寺之上,让每一个试图揭开真相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莫名的忌讳与恐惧。伍群德自从做官以来,不党不群,清明廉洁,就算自已在这个时间点帮了他一把,日后那股朝中势力秋后算账,伍群德可不能帮上他们一点。

对于如何处置伍群德,大理寺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人主张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也有人认为应念及旧日政绩,网开一面。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律法的公正与威严,更牵动着朝堂的暗流涌动与民心的微妙变化。伍群德的命运,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引,而线的另一端,则是整个朝廷的未来与变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