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威胁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反倒惹来一个胖小子把脸颊贴在自己脸上,蹭来蹭去,像只求安抚的小奶猫。在姚佳忆怀里的那个小娃娃斜眼瞅过去,不甘示弱,干脆仰着小脑袋往上探,结结实实在姚佳忆脸上亲了一口。
姚佳忆:“……”
这是什么状况?这不像是求礼物的样子啊!想要什么东西的话,该是个试探的态度,会是小心的,主要在于观察。尤其是这些小家伙,从小在孤儿院成长,和一般家庭中的孩子不一样。他们心中的安全感很稀少,身体都记住了“被抛弃”的恐惧,说话、做事的首要标准就是:不会惹人讨厌。
尽管林秋莲很努力地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平和的环境,尽量把收容院营造出“家”的氛围,但这些孩子还是过分懂事,到了拘谨克制的程度。他们有撒娇的机会,完全可以哭闹,但他们很少去碰触那个线。
大概是因为这里有住过大点的孩子。到了七、八岁已经懂了人情世故,又比同龄的孩子早熟,看得透彻,十分清楚自己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平时他们帮忙照顾年纪小一些的宝宝,有意无意会灌输那种“一定要乖,不然会被抛弃”的想法。
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个告诫被反复加强,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封印,把这些孩子压在下边。
林秋莲也很无奈,言语上的安抚也没有什么作用,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纠正这种观点。不过至今成效不大,这些小孩子玩闹归玩闹,但调皮也还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乖巧得超出寻常。
如果是要礼物的话……他们会担心自己索取得太多,让林秋莲的负担太重。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林秋莲放弃这个“负担”。往往是提一次,偷偷观察大人的脸色,然后就退到一边去。可以要的话,那耐心等着就好了。不可以的话……那就不要再提了。总之,绝对不会多讲的。
现在这个样子……姚佳忆想了想,低头看怀里的小娃娃,严肃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
比如说,不小心打破了自己的什么东西,内心惶恐,所以才用这种方式来求原谅。姚佳忆只能想到这一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还真没有见过其他的情况了。
一群小孩子集体停顿下来,沉默在彼此之间蔓延,占据了整个房间。年纪小的闷着头抿着嘴不说话,大一点就互相对视。
姚佳忆琢磨着,自己是猜对了?他们能做错什么啊?这房子里也没有什么十分贵重的物品,打破也就打破了,没什么关系。诸如卫生没有做好,作业没有写完之类,更是小事,妈妈从来不会因为这些原因批评他们。
也只有在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人格、素质上有不正确的征兆,妈妈才会叫过去教育。比如偷了东西。这么多年以来,也就两年前有过一次,三岁的奶娃娃跑到小商店吃了一包糖果,被店主抓住痛骂。
那是小孩子年纪小,根本不具备是非观,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又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去碰的。大一点的,有了基本的三观,也就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
还能是什么……姚佳忆实在想不出来。
结果安静没有持续三秒钟,这一帮小豆丁们又吵了起来,叽叽喳喳地一起开口:“才没有呢!我们都有很乖乖的!”
“我早上帮林老师洗碗了呢!”
“我昨天学会叠被子了,还会帮小叮当叠被子。我没有做错事的。”
“我会讲中国话了!yea姐姐,你听我讲嘛!?”
……
姚佳忆让他们吵得耳朵疼,艰难地抽出自己的手臂,努力往下压:“嘘——好,从现在开始,谁最安静,我就表扬谁。表现最好的那一个,我教他讲中文哦!很多种方言!”
噪音戛然而止,房间里立刻安静下来。有活泼爱表现的,还抬起手捂住自己的嘴巴,眼珠来回转,一点都不安分。
姚佳忆拎着这些小家伙起身,让他们排排坐好,自己站在他们面前,叉着腰从他们脸上扫视过去。有笑嘻嘻跟她对视的,也有怯懦畏缩些的,撞上她的目光就躲闪开,低着头看手指。
果然,有事情想要瞒着我啊!
真是天真单纯的小孩子,还以为闭上嘴就能掩盖真相,不说话就不会被知道。他们大概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表情同平时有很大的不同,完全就是“此地无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