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派的柯西金回到苏联后,并没有扭转苏联对华的态度,鹰派越发强硬。
这恰好反映苏联领导层内部对华政策不一致,勃列日涅夫等鹰派反对鸽派柯西金等人提出的缓和对华政策意见,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
在莫斯科,反华示威接连不断,中国使领馆被围,汽车被砸,苏联军方动作不断,秘密通知东欧盟国,宣称苏联有可能先发制人,打击中国核设施。
苏联的《真理报》也发表舆论,告诫全世界,务必认识到中国有威胁全世界的危险。
先舆论后战争,这通常是战争爆发的惯用手段。
战火越来越近,中国估计苏联会在10月1日那天发动战争,毛泽东要求人民解放军,在9月30日前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为预防苏军发动突袭,北京附近几个机场被疏散,跑道上设置了重重障碍物,防止苏军敌机空降。
1969年国庆节。
这本该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举国紧张的临战警戒中,草木皆兵般地过去了。
苏联的攻击,没有来。
11
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中国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并不意味着战争危机的解除,这种等待对方的攻击过程是最煎熬的,但我们的战备工作必须继续进行。
在中苏两国紧急备战的同时,美国也很忙碌。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的考虑,尼克松紧急召开国防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副总统阿格纽、国防部长莱尔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国务卿罗杰斯和基辛格。
尼克松在会上说:「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应当阻止。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
中国方面。
预测10月1日的攻击没有到来,那么下一次攻击时间,我们预测,会在10月20日发动。
毛主席下令,中国高级领导人都分散离开北京,去不同的地方。
毛主席此举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防止开战后高层领导被苏军一锅端,二是为了能够找到合适的地点,以便展开游击战。
此时,中国全民皆兵,在城市中心建造防空洞的群众性运动也开展起来。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