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华夏鉴定可信吗 > 第二十六集 太子行刺(第2页)

第二十六集 太子行刺(第2页)

然而这些能臣名儒却只知一味进谏,责以春秋大义;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接连上疏,措辞凶狠锋利。太子愈加恶逆,适得其反。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欲在东宫盖房,于志宁上疏批评过于奢华。李承乾与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甚至将其比作秦二世胡亥。

孔颖达更是激烈,只要觉得太子稍有逾距,就立马犯颜直谏。

太子乳母遂安夫人曾劝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当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谏诤逾切,认为虽死无恨,以至太子不能接纳。

张玄素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急切。东宫时有太常乐人美姿容,善歌舞,太子甚为宠爱,并号其为“称心”。张玄素谏之不听,奏闻天子,太宗闻之大怒,命将称心杀死。

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官职,由此与太宗父子隔阂渐深。

此后太子深居东宫,许久不出见官属。

张玄素谏道:朝廷选俊贤以辅至德,今动经时月,不见宫臣,将何以裨益万一!且宫中唯有妇人,不知有能如楚庄王内宫贤妃樊姬者乎?

太子恨其言辞犀利,语带讥讽,因而不听。

太宗李世民因听诸臣劾奏,便对太子督责愈来愈苛,渐成拔苗助长之势。闻说张玄素在东宫数次极力谏争,立即擢升其为银青光禄大夫,使行左庶子职责。

太子见此,转而恨其父皇。因对内侍道:张玄素出身低微,一个小小户曹,甚么阿物,也在本太子面前充作大臣,喋喋不休?可恶可恨,我必杀之!

字幕:张玄素本名张朴,字玄素,蒲州虞乡人。初仕于隋朝,为景城县户曹。

夏王窦建德攻陷景城,因怒张玄素不肯主动献上薄籍,将欲杀之。城中竟有千余人齐集衙前,请代张玄素死,并道:此人清慎若是,今倘被大王杀之,实乃无天理也。

窦建德见其深得民心如此,便即释张玄素,并封其为治书侍御史。

张玄素以隋臣自居,坚不受封,直到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才接受窦建德委任,为黄门侍郎。窦建德覆没,张玄素归唐,被授为景城都督录事参军。

李世民久闻其名,向其征询为政之道,张玄素建议广用贤良,使各官吏奉职守法,并能安抚百姓,便可致其君为尧舜。太宗大为欣赏,遂升其为左庶子,命去辅佐太子。

贞观十五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太宗从之,并迁褚遂良为谏议大夫。

字幕: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钱塘人,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

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家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西秦败亡,便与其父随薛仁皋归顺唐朝。

武德四年,唐高祖准许李世民在洛阳开设天策府,同时成立文学馆,褚亮便是十八名学士之一,主管文学。学识与日俱进,尤其书艺,在欧阳询与虞世南指导下更是出类拔萃。

贞观三年,唐太宗下诏在隋末战场修建庙宇,以为死难战士祈福。其中晋州慈云寺,便由褚遂良书碑。虞世南逝世后,魏徵将褚遂良推荐于朝,太宗命为侍书。

李世民曾广泛收集王羲之法帖,褚遂良可以鉴别真伪,使无人敢将赝品送来邀功。李世民每有大事,几乎都向褚遂良咨询。

褚遂良工于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当时朝中另有贝州武城人孙伏伽,学问广博,文才无双。隋朝时期涉足官场,担任小吏。曾与张玄素同在隋皆为令史,亦出身微末之间。

唐武德五年,孙伏伽参加科举,状元及第,是中国历史有据可察第一位科举状元。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之变,赐武城县男。

孙伏伽出身同于张玄素,然而非但从不以出身微末为耻,并常于大庭广坐之间自陈各种不得志时往事,从容不迫,一无所隐。

贞观十五年,太子李承乾私引突厥群竖入宫娱乐,再次惹来于志宁上书。唐太宗下令命李百药等人侍讲于弘教殿,并暗地嘱咐杜正伦时时规劝太子,使其注意个人言行。

杜正伦几次规劝无效,急切之下,便将太宗暗嘱告诉太子道:陛下命臣监察殿下言行举止,太子若不纳我谏,则我只有如实以奏天子矣。

李承乾闻而大怒,反而抗表上奏太宗:父皇既疑儿臣,不如改立太子。

唐太宗十分不满,质问杜正伦道:何故漏泄我语,使我父子不和?

杜正伦愧不能答。太宗遂将其贬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岁末太宗驾幸洛阳,命太子监国,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摄太子少师,又命三品以上嫡子,皆出仕东宫。

太子监国之际,詹事于志宁一如既往,每事上书切谏,喋喋不休。太子不胜其烦,转为大怒,便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刺杀于志宁。

二人潜入于志宁府第,见其在家中寝处苫块,正为母亲守制,竟不忍杀而止。

太子又因张玄素上书之故,致使男宠太常乐人被父皇所杀,为此数月不朝,并屡次派人前往刺杀张玄素。然而不知何因,刺客数次皆未得下手。太宗风闻此事,虽然大怒,但亦未曾动过废立太子之念,反命重臣魏徵为太子太师,以期纠正其狂悖之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