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迷王志闻迷的不行不行,清癯,眼角含着淡淡讥讽,骨子里是深情的。
男孩子、女孩子迷江杉迷的不行不行,好看!可爱!好看!可爱!甚至有理发店推出了“杜梅头”,大受欢迎。
《新影视》趁机发行了第六期,销量已经涨到了三十余万册。走深刻路线,啥意思呢?就是不深刻,我们也得弄出点深刻来。
于大主编亲自撰文:《过把瘾》戳中都市男女情感痛点!
“新中国以来,我们经历了两次离婚潮。
第一次,1951年-1956年
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大约600万对夫妇离婚,主要是取消旧社会的童养媳、纳妾,解除封建包办婚姻。
第二次,1966年-1976年
动乱时期,划清界限成为许多夫妻离婚的理由。而结束时,很多在农村的知青,无法把配偶户口落到城市,只好采取离婚的办法以求回城。
而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
‘感情破裂’这种很难定性的指标可以作为离婚的合适理由,离婚人口虽然没像前两次猛增,却也在缓慢增长,且以城市为主。
据1990年统计,京城约有30-50岁的单身女性达10万人。我采访了京城民政部门的同志,总结出几点原因:
草率成婚,婚后性格、志趣各异,产生矛盾导致离婚。
因个人地位变化,经济状况等因素,中年人离异人数增多。
婚外恋是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待婚姻就像冰箱,坏了就反复修,总想着把冰箱修好。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坏了就总想换掉。’
这是一位上年纪的观众,对《过把瘾》的看法。
电视剧一开头,潘佑军就对未婚青年方言打了三个比喻:一是监狱,二是停尸房,三是夹克。
最后总结石静,‘她太布尔乔亚了,谁能永远保持热恋的温度呢?’
《过把瘾》就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
表面看,杜梅爱方言爱的疯狂,一直滚烫。这问题好像是提给方言的。
但要注意,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
‘我要不要和他她结婚?’
‘结婚了,该怎么过日子?’”
哎哟,于佳佳是过来人,以自己的婚姻不幸为体验,以社会记者的敏锐为视角,写就一篇大作。
居然在京津等地掀起一股讨论都市情感的热潮。
买剧的六家,全是北方电视台,又以京津最热。挨得太近,审美共通,一地火的剧,在另一地也火。
津门有家商场的文化用品店开业,请几人去站台。
楼上楼下堵得水泄不通,王志闻、江珊、赵宝钢躲在小屋里不敢出去,赵宝钢的头还被砸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