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地区的登陆作战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在中美洲北面有了第三纵队的牵制,所以尚军的先期登陆部队并未受到来自北面的威胁,反倒是毛利政权在此处经营的不错,除去有两万直属驻军之外,还有本地的几个印第安部落盟友的军队,共计不下五万军队扼守在这处南北美势力的交界处。
不过很可惜,如此狭小的地块,都处在舰载炮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三四十公里沿线一马平川,根本没有任何的天然屏障,几轮舰载炮击饱和攻击,很快五万大军尽数溃逃,丢盔卸甲不知所踪。
尚军率领的四十余万本部华裔军队,逐一登陆,并且大范围开始向北推进,同样的道理,巴拿马地区的对面海岸是大西洋,虽然整个大西洋大部都控制在华裔的大西洋舰队手中,但也保不准,从北美大陆的某条内河突然杀出一支内河舰队,搞一次突然袭击来那么一次饱和攻击,尚军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的名头虽然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的。
将部队尽快分散,掩藏在大山之中,这才是最为正确的防御保存实力的办法。
至于身后的南美毛利政权,尚军则完全将其丢给了印第安盟友,三四十万印第安人也总不能闲着不是?反正毛利政权所控制的两千余万人口,大部分也都是土著印第安人,与其让尚军等华人背负上种族残杀的恶名,还不如让这些盟友他们自己去解决,无法就是几种结果,要么劝说联合,要么兵锋相见,反正哪一种对华裔将士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虽然印第安人与之前在中东的夏家联军其他盟友一样,若是论单个实力,都是弱的一塌糊涂,但是毕竟也是一股庞大的势力,终究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终究有民族觉醒的一天,终究会有权利欲望膨胀的那一天,尚军不愧是夏青石亲自带出来的土地,以杀止杀就是最好的办法。
让他们在接连不断的战争中去消耗自己,或许等到他们开始觉醒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输掉了底裤,完全失去了与华人争夺的资本,于是乎甘心情愿的依附于华人实力的羽翼之下,安享太平,而这才是华裔一直争取的最佳结果。
当然印第安人的事情远远并非抵御南美毛利政权那么简单,在巴拿马地区距离第三纵队司令部安赫尔港之间还有一千多公里之遥,这期间还有数十上百个印第安势力需要摆平,当然华人因为有了强大运输舰队,所以并不担心兵力后勤补给运输的问题,早在尚军登陆巴拿马之前,就已经有十五万大军已经抵达了安赫尔港与第三纵队汇合。
此时的第三纵队其实早就焦头烂额,对方反应的太过激烈,而且一应攻势来的又是如此地迅猛,根本就不给人任何的生机的样子。
除去一百五十余万欧洲殖民军以外,还有不下一百万印第安土著部队协同作战,显然面对如此大一股军士力量的围剿挑衅,原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不断进行战略龟缩的第三纵队已经疲于奔命,但是让他更为难受的事情发生了,那变是一众印第安人的背叛,也就是之前答应结盟的那群印第安土著,此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做出了他们自认为最为正确的判断,为了自己政权和种族的延续,他们很从容的选择了背叛,而且为了表决心,还当中残杀了华裔以及华裔的印第安盟友派出的使臣,于是乎,原本就处境堪忧的第三纵队,突然发现周边又莫名多出了无数的敌人。
不过显然在尚军接到这条密报之后,除了兴奋,内心还是与其他华裔北美征战的高级将领一样,都是有些莫名兴奋的。
原本自己还在头痛怎么对付这群印第安土著,这下倒好,是他们自己找死,将确切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印第安盟友之后,他们也是无可奈何,也算是默认了尚军的开战杀光的政策。
得到自己印第安盟友的默许之后,第三纵队的高层将领自然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他们目前军衔最高的不过中将,其余的都是少将和校官,能不能在战争结束前给自己的肩膀上多添几个小星星,一切就看自己的战绩了,毕竟傻子都知道上将与中将申请建国,所能获得的建国土地人口资源绝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上将不仅有挑选权还在人口资源的分配上享受优先待遇,中将也可以商量,至于少将建国,说的不好听点也就是弄个城池国家,给个三五万人口,要是运气不好,只怕用不了十来二十年人口都非要跑光成为光杆司令不可,谁心里都有一杆称,都不是傻子。
很快赶在欧洲殖民大军正式大规模入住墨西哥之前,第三纵队的官兵利用不断后撤的机会,一路横推狂杀,无论男女老幼,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任何的怜悯可讲,因为士兵知道,要是不解决掉他们,说不定自己前脚刚走,他们就会拿起武器将矛头对准自己,或许还没有等自己彻底离开,他们就会乘虚而入,对自己发动暗中袭击,唯一能够绝对保全自己安危的方式,就是将他们通通的干掉。
或许是因为欧洲殖民军队大量进驻的缘故,又或许是第三纵队狂杀一气的缘故,总之整个墨西哥数百万土著暴躁了,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华人,当然在之前他们的政府就已经通过斩杀来使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态度,而此时只不过是发自百姓的心声罢了。
不过有了来自温哥华战区的十五万大军的驰援,在安赫尔港附近华裔部队已经有了四十余公里的防区,这片地区多崎岖山地,并不是很适合大规模机动作战,到是比较适合防守,而这也是为何当初第三纵队司令选择此处登陆的原因,要怪就怪欧洲殖民者自己,将这么一出战略要地交给了一群土著印第安人防守,一通舰炮饱和攻击,连人带装备早跑的无影无踪了。
显然因为有安赫尔港的部队驻扎防守,大规模的印第安和欧洲殖民部队,根本无法顺利南下与毛利政权的部队汇合,理由和他们北方南下的兄弟一样,他们都不得不考虑后防的变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虽然此时都是处于劣势防守,但是一旦欧洲殖民大部队离开,他们一个个就会立马张开凶残的獠牙,开始不断蚕食欧洲殖民者之前部下的阵地,而此时在温哥华战区附近,他们确实也开始这么做了,毕竟此时在温哥华附近只有三十余万军队驻守,而对面的华裔军队也有足足二十万,凭借着战斗轰炸机以及弹道导弹的优势,虽然不能大范围快速拔出所有的欧洲殖民地驻兵点,但是缓慢的蝼蚁溃坝也是异常的可怕,鬼才知道这场该死的战争又会进行到什么时候。
其实早在几路大军在南部作战一个月之后,北方温哥华战区的守军将领就已经以一天三峰的速度给大后方的各国议会打报告求援,要求派出援军了。
因为来自对面温哥华战区的华裔的进攻太过犀利,若是坦克对公,他们凭借着防守地理优势还可面前对付,但是面度弹道导弹以及战斗轰炸机的不间断轰炸,此处的驻军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其有效的成建制的反击。
试想一下,每次对方一个集团军在冲锋,而你方参与防守的部队或许连一个旅都凑不齐,或许一旦开始大规模转移集结,就会被对方的侦察兵发现,又是一通战斗轰炸机的狂轰滥炸,或许还没有等集结部队被派上战场就已经全军覆没了吧!
于是乎在这种不对等的打法一直持续下,温哥华战区附近的欧洲殖民军守军已经大呼要了老命,无法继续持续下去了。
也就是因为华裔部队的凶悍作战实力,不得不令的欧洲殖民部队派出大量的宝贵作战部队留在后方各个要道,以防止对方的驻守军队搞突然袭击,所以被派往最前线的部队数量并非之前众人预想的那么多。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在中美洲,顺利抵达的欧洲殖民军队只有不到七十万,外加一百万印第安盟友军队,而尚军此时派出迎击的华裔本部军队也足足有两个纵队,三十余万军队,外加收服的六十余万印第安土著部队,当然若是再算上武器上的差距,对方的欧洲殖民部队根本就占不到任何的优势。
而最为让欧洲人恐惧的则是,华裔大西洋舰队已经从欧洲运输的大量的建造材料,除去在巴拿马大西洋海岸开始铺设简易的停靠港口之外,还派出了数千名工程兵开始建造大型的制造战舰船坞,以供大型战舰停靠补给和维修,一旦落成,只怕华裔的大西洋舰队日后就获得了永久停靠美洲大陆的基点,日后一旦战局对华裔不利,华裔政权若是从欧洲方向调动军队,只怕就是欧洲殖民者真正的末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