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艾在看伍笛发过来的微信时,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虽已是夏天。
“这小子,吃错药了?我没发朋友圈,有那么生气吗?”林艾一边想,一边快速地按下回复键。
林艾:为什么一定要发朋友圈?
伍笛:你不是最喜欢发朋友圈的吗?唯独,我跟你去玩,你没有发。
林艾:那天太晚了,所以没发。那我现在发,行了吧。
伍笛发了个表示嘚瑟的表情,两人的微信暂时告一段落。
林艾点开朋友圈,加了几张照片,输了几个吝啬的汉字。
“旭川动物园之旅。”
点击完发送按钮,林艾觉得应该此事终了了吧。结果,“滴滴—滴滴”的微信又来了。
“你难道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吗?你在应付我吗?你还不如不发!”
这小子真是吃错药了,林艾觉得。
“你有病。我发不发那是我的事。我爱写什么,那也是我的事,你无权干涉。”
“你是我朋友,我就有权干涉。”
“谁规定朋友有权干涉朋友?”
“我规定的。”
“你简直有病。”
“你也有病。”
“我们是朋友吗?请你规定好朋友的定义。不懂就去百度下。”
“原来,我在你心里,不是朋友。”
“酒肉朋友而已。”
林艾在发这些信息的时候,完全没想过对方的承受能力。对方可是伍笛啊,那个脾气炸裂得像爆米花似的朋友。他一旦生气,你就别想安宁。
忽然,林艾觉得自己好像说错话了,她正准备再发条信息的时候,手机界面突然弹出一条:“发送失败”的信息。
“什么?发送失败?搞什么?”林艾有些生气。
她又发送了一条,还是显示发送失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微信拉黑?
为了确证自己的判断,林艾点开了百度,检索微信拉黑。
百度页面里显示了下列信息:
假设先生A和先生B。
若A通讯录拉黑B,则A在通讯录里看不到B,除非在黑名单里去找,且接收不到B朋友圈的一切新鲜事。B在通讯录里仍能看到A,但是去A的朋友圈则看不到任何动态,显示只是一条灰线。若B给A发消息,则显示消息被A拒收。
林艾看到这里,明显不开心了。这不是明明白白地在告诉她,她被拉黑了吗?这是一种什么体验?一个月被同一个朋友拉黑两次。林艾是骄傲的。“我岂能服输?”她不找伍笛。
第二天林艾去上班,感受到了拉黑效应,这跟第一次略微有所不同。
伍笛从进休息室换衣服开始上班到下班,全程没跟林艾说过一句话,林艾头一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抑郁。她有点沉不住气,她想找伍笛和好,却苦于没台阶。她想到了他们共同所属的小群。那个群只有四个人,应该没事。
“姓伍的,你拉黑我你什么意思?对我有意见就直说,别跟我来阴的!”
林艾也不知自己发了什么癫狂症,她本来是想求和的,但不知怎地,就变成火药十足的宣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