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一手把书拿远,一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钟,挑眉道:“喏,你自己看看什么时候了?奶奶莫不是忘了昨日太太交代的?”
昨日临出嫁前,贾敏也向每一个送女儿出阁的母亲一样,纵然心中不舍,还是对她千叮咛万嘱咐。
教她到了婆家之后,一定要把从前做姑娘时的脾气收敛起来;要懂得孝敬公婆,到了用膳时候,伺候婆母要殷切。
虽然黛玉心里知道,婆婆连夫人不是那等爱磋磨儿媳的。但毕竟是新婚第一天,有些规矩该守还是要守的。
倒不是林黛玉多么喜欢守规矩,而是她心里明白:就算连夫人不喜欢磋磨儿媳,也绝对不会喜欢一个刚进门儿就对她不敬的儿媳。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可以不要求人人都遵守规则,但绝对不喜欢有人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完全不在乎规则。
尤其是那些规则中受益的团体。
而在婆媳关系中的规则,自然是对婆婆有利的。
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先隐忍一时又有何妨?
因而,听雪雁说已经到了用早膳的时候,林黛玉吃了一惊,懊恼道:“哎呀,多亏你提醒我,不然就误了时辰了。”
此时徐茂行也早已从书海中挣扎了出来,一边把书签夹进去,一边头也不抬地问:“误了时辰?误了什么时辰?”
那边黛玉已经招呼人拿了衣裳进来,自己领着雪雁去了屏风里面,又叫两个小丫鬟在外面帮徐茂行替换。
徐茂行道:“其实我自己换也行。”
“好了,这会儿就别想那么多了。”林黛玉嗔道,“情况紧急,让他们帮忙还能快些。”
于是徐茂行便也不再多言,由着两个心灵手巧的丫鬟伺候他穿了大衣裳,和林黛玉一起去了前厅。
路上他又问:“你那么着急,到底做什么呢?”
林黛玉低声道:“虽然咱们两家来往颇多,母亲待我也像亲女儿一样,但今天必竟是我头一日做新媳妇,该立的规矩还是要立的。”
徐茂行一愣,仔细回想一番当初嫂子嫁进来的时候,安抚道:“你放心,娘最多也就是意思意思。而且,就只有今天。”
想当初甄夫人进门时便是如此,两个都是儿媳,再怎么着也不会厚此薄彼吧?
——以上,就是徐茂行说那些话的依据。
林黛玉横了他一眼,用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笑道:“你莫不是忘了,我可是亲身经历过的,不比你清楚?”
徐茂行愕然一瞬,哑然失笑,点头道:“对对对,你肯定比我清楚。”
等夫妻二人到了正院,就看见大哥徐景行站在天井里。双方相互见了礼,他便上前拉着徐茂行说:“走吧,咱们到那边葡萄架下坐坐,等会儿你嫂子他们出来了,再各自回去用膳。”
徐茂行还是不大放心,又叮嘱了林黛玉几句,才一步三回头地和徐景行一起走了。
那副模样,让徐景行忍不住笑道:“人都被你娶回来了,从早到晚还不够你看的?这会儿先把心神收回来,好好和你哥哥说说话又能怎的?”
徐茂行连忙陪笑,兄弟二人便去了葡萄架下。
此时藤蔓缠绕,巴掌大的叶子密密匝匝,垂下来一串又一串的青葡萄,大些的已经有小拇指肚大,小的却似米珠一般。
兄弟二人坐在这里说了会儿话,林黛玉和甄夫人也果然很快就出来了。双方就此分别,回了各自的院子。
徐寿交代过的人把早膳端了上来,一半是江南的特色,一般是京城这边的口味。
两人吃完了之后,又换了出门的衣裳,带着昨天准备好的四个盒子、两匹绸缎、两对金锞子和文房四宝,一起坐车去拜见何先生。
何先生家住城南,有一个一进的四合院,拢共七八间屋子,却密密匝匝住了祖孙三代十几口人。
他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已出嫁了,两个儿子也都有了孩子。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就是京城大致的格局。
何先生的家境在城南这地界算是好的,但也仅限于城南这一带而已。徐家的马车一进来,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立刻就像西洋景一般,吸引了道路两边玩耍的所有孩子。
马车噜噜往前行,那些孩子便聚集在一起,跟着马车往前跑。见马车停在了何家的门口,好多孩子便故意大声嚷嚷:“我就说是何家的亲戚,别人家的亲戚也不能够有这排场。”
他们是想引起马车里人的注意,也是想在小伙伴们面前长脸。
等徐寿上前敲开了门,出来一个打扮利索裹着头巾的青年妇人。那妇人一看见马车便即了然,笑道:“是徐二爷和二奶奶吧?快进来吧,公爹已等候多时了。”
徐茂行先下车,又回身扶着林黛玉下来,两人一起对那青年妇人行了个礼,道了声“有劳”。
那妇人虽荆钗布裙,却是不卑不亢,并不因两个衣衫华丽的人对自己行礼而无措,也不露半点得意之色,指是笑着请二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