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差事已毕,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福松就抱着小七,跟觉罗氏与珠亮说了这几个月的差事跟行程。
“自去年中秋,就在南苑来着,跟着太医院的人试用新痘苗,比大家常用的熟苗要好许多,折损人口更少,前阵子十七阿哥种痘,我就跟着在痘所记录皇子种痘日志,今天十七阿哥回宫,我也算是交接了差事,这才家来。”
不说珠亮,就是觉罗氏也晓得新痘苗的重要。
之前每逢痘年,这京里不说家家挂幡,也好不到哪里去。
尤其是孩子,更是不好站下。
宫外的别院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京城人多,大家都要出城避痘。
等到人痘苗出来,情况才好些。
可是熟苗贵,寻常人痘苗又比较危险。
对于勋贵人家还好,多用了熟苗。
对于户下人口跟寻常百姓,许多人还是没有种痘。
如今有了既便宜又好用的新痘苗,这往后种痘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的。
觉罗氏看着福松道:“你既晓得十七阿哥种痘,就当主动加上小七。”
皇上都不吝啬皇子了,可见笃定这新痘苗比熟苗要好。
上行下效。
福松是经手差事的,就当追随,带了弟弟去种痘,这也是对皇上表明态度。
福松摇头道:“那可不行,儿子不放心,还是再看两年,让小七跟丰生他们一起种痘好了。”
机会已经错过,觉罗氏不再啰嗦。
珠亮则道:“那还会往蒙古派种痘官么?早年人痘苗出来,听说蒙古王公那边乐意种痘的少,这些年下来,老辈子的王公还是不敢入关,要在关外朝见。”
福松道:“不知道,估摸是以后的事了,应该会先可着八旗跟直隶的民人百姓先推广。”
如此,大家都种了痘苗,就成了屏障。
以后京城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天花流传。
就算偶发,也流传不开。
至于蒙古,太平了五十年,人口孳生,牧场却是不变的,所以现下出家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了。
这新痘苗之事,应该不会在蒙古推广……
*
次日,就是二月初一,圣驾巡畿甸,太子、大阿哥、四阿哥与十三阿哥随扈。
九阿哥早早起了,跟舒舒絮叨道:“多个太子,就是不一样,之前汗阿玛巡畿甸,随从不超过两百人,这一回带了太子,就增至五百人。”
舒舒听着,心下却是一动。
早年太子随扈的频率还是挺高的,可是三十二年以后就没有了,多留京监国。
时隔八年,太子又开始随扈。
不像是父子关系修缮,更像是康熙不乐意将太子单独留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