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始怀念岭南的自由了。
二十八岁的武怀玉,跟二十八岁时的自己相比,李世民觉得自己还是胜上几分的,
“不过武士彟在本朝官至宰相,册赠司空,以尚官为准,则当入氏族志,可列第三等。”
比如武家的茶叶,各地名茶都会进贡皇宫,其它的酒、棉布、纸张等也是如此,甚至武家印刷的书籍,每年都会进贡皇家。
二十八岁,
高士廉有些惊到,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谱籍是选官的根据,划分门第是看历代做官的情况而定,列为门阀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
“臣以为,大唐应当效此,非李氏不得王,”
却是宰相吏部尚书高士廉带头,与韦挺、岑文本、令狐德棻等人一起奉旨修订的氏族志。
看着面前的武怀玉,皇帝忍不住想到了二十八岁的自己,那年的他刚经历了一次绝境反击,
宫门喋血,绝地翻盘,
他带着八百卫士,夺到了江山社稷。
十年过去,
武怀玉功高勋著,武怀玉忠心耿耿,武怀玉不贪不占,武怀玉有分寸知进退,可越是这样,皇帝越是不放心,
这本氏族志,已经修了五年了。
甚至武家在依法纳税之余,每年甚至还要进贡宫廷。
今天皇帝当面问他异姓分封,他要是赞成,只怕就要危险了。虽不至于说皇帝因此就要干掉他,但可能要上个黑名单,接下来皇帝就要对他出手。
涓竴涓浜屼簲涓浜屽洓鍏鍏簲
那个时候他们或许还健在,但也都老了,这些人都比武怀玉大个一二十岁,谁能压的住武怀玉?
至于承乾?
故此才有了修氏族志。
以前的皇帝霸气却也真诚,但现在的皇帝却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武士彟、武怀玉同样姓武,甚至是不出五服的族亲,但就算按照魏晋谱系,一姓内各家也是各有等级的。
大唐的官,取代过去郡姓。
武怀玉编的这本书还没完成,目前只编了几十卷,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编了三十来卷,
皇帝甚至知晓,武家在大唐海外,也已经有一些据点,如流求、吕宋,如朱崖如安南,
“异姓有功可得爵,但不得裂土分封,功高者,也只能得世封别驾。”
“此事不用再说,”
武怀玉贪财好色,但人家全凭真本事。
而现在皇帝授意,要打破这种传统,更不考虑过去做官情况,只看在大唐的官爵高下,以前的不算。
经历了这次事后,皇帝也深知不举的可怕,万一真折腾坏了,那对于一心想要成为与秦皇汉武并肩大帝的他来说,那是难以接受的打击,毕竟他才三十八。
李世民敲着桌子,“长孙无忌列第二等,武怀玉列第三等,武怀玉既是三公之代司空,又是太子三师之太子太傅,还是开府仪同三司,那么便为第三等之首,
至于武士彟,他是追赠的司空,生前曾任宰相,便列为第四等。”
起因是当初魏征房玄龄程咬金张亮等宰相重臣们,都纷纷要去联姻五姓七家,甚至还要出高额的陪门财,
这在当时让李世民非常不满,
士族的强大,尤其是山东旧士族的强大,对皇族十分不利,李世民不能容忍他们凌驾于皇权之上,
高士廉想了想,“武士彟虽系太原元从,但寒门出身,还曾做过木材商人,若按过去传统,本无资格跻身氏族志高门之列。”
皇帝手指敲了敲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