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不知道,一算下来,建影院是真的花钱!
一个标准影院现在做一家六厅,1000座的电影院,加上水电房租员工工资等成本,一家影院起底就要2000万左右。
就算有补贴,一个影院怎么也得1700多万才能拿下。
当然这是地段比较好的,如果地段差一点的打个对折也能拿下。
院线真的就是重资产,在全世界都是夕阳产业,只有在中国马上开始躺着挣钱的时代。
16年之前,测产出的时候基本按一个座位1万年的票房来计算,也就是说,1000座的影院,一年的收益,单是票房至少1000万!
院线分完帐后剩500万,加上10%卖品,加上20万广告收入,加上其它乱七八糟的收入
一年的毛利至少600万!
支出:人工和水电一起算150万、房租大概80万左右,加上10-20万设备维护,一年的支出是250万左右。
也就是说,地段一般的院线三到四年就能收回成本!
地段好的也好的也差不多用这么长时间就行,比较地段好收益当然也好。
所以《乘风破浪》里说,做电影院,躺着赚!
单单不说院线挣钱的事情,就是公司战略的发展,也需要把院线建设起来。
影院是一个长期投资体,你的最大支出就是影院最开始的建设费,后期运营以后费用相对较少,也就是即使你票房很差,但是基本上也能够维持日常运营,只是初期的投入资金是真的恐怖。
内地院线要么走地产系,比方说旺达,人家有商业广场,建一个就自带一家影院;要么是国企,这个就不多说。
铭明院线的战略是自建旗舰院线的同时吸引其它加盟,不求把院线做到多大,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就好,这样公司以后制作发行的电影,在排片方面也好操作。
2007年是铭明传媒正式腾飞的一年,未来的传媒帝国雏形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显现。
不止是铭明传媒的腾飞,对于铭明科技同样如此,2007年也是全面腾飞的一年。
这家被肖铭收购的科技企业,在老团队领导欧天明的带领下发展是越来越好,而去Twitter工作学习的员工今年也会回国,开发上线铭明科技自己的微博。
除了肖铭最看重的传媒和科技公司外,另外肖铭在国内成立投资公司也是频频出手,其中最重要的几笔投资就是大强子的京冬和王星的饭否网以及起点。
投资饭否,主要是投资王星这个人。
投资起点,是因为往后这是一个文学宝库,IP聚集地,对铭明传媒助益极大。
对于投资,肖铭最重要的拥有“先知”优势,但投资公司不是肖铭工作的重点。
现在肖铭可以学老马装个X:我对钱完全不感兴趣!
到了一月份,铭明传媒参与制作的电影中,《叶问》和《突袭》都是开机不久,《突袭》郑宝瑞导演表示过年前能杀青完工。
另外已经杀青的电影中《时间规划局》准备定在暑假档,《画皮》则是安排在国庆,至于《爱》作为一部文艺片,档期未定。
另外嘉禾主控出品的《新世界》则是定在5月30号上映。
《时间规划局》预计在8月20号上映,这样奥运结束后,正好会有一段观影高峰期。
因为今年有奥运,那是举国关注的大事,好的档期都被占据了,电影排片很不好安排,毕竟谁也不愿跟奥运抢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