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军:“华子这孩子没啥特点,就是耐得下性子,高干事随便教教,让他有点防身的能力就行。”
高书景:“他们要是愿意学,我顺手教教无妨,不过练武非一朝一夕之事,贵在坚持,这点你们要跟他们提前打好招呼。”
“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别怪我将人赶出去。”
一番折腾之下,高书景收下了二蛋等人。
原以来二蛋几个练过一阵子就不想练了,没想到他们竟然一直坚持了下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踏入了六九年。
于如嘉的第一个孩子落地两个月,继承了夏家阳盛阴衰的传统,是个男娃,大名高多吉。高书景至此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奶爸之路。
六八年就开始大批知青下乡了,知青院每天都鸡飞狗跳的。
经历的事情多了,黄大队长再也不是以前期待着知青过来的小白了,用他的话来说,这自愿下乡的知青跟强制下乡的知青品性就是不一样。
自愿下乡的人就算没有一技之长,人家在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也是本本分分的干着活。
强制下乡的知青每天不生点事,就不自在。不是这个知青的活没干好要返工,就是那个知青跟人吵架,被说了还一个不服两个不愤。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强制下乡的知青里有些好的,可惜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住在里面的知青难免不被波及,就一起成了黄大队长眼中品性不行的人。
今天又是被通知去领知青下乡的一天,用二蛋的话来说,他爸今早的脸老的跟老头子差不多。
这两年他们除了特殊的假日或下大雨外,每天早上都有过来习武。
队上有其他人也想让高书景教他们家的孩子习武,只是那些人跟于家的关系平平,自然不会被接受。
所以现在在于家习武的外人仍只有二蛋几人。
吃早餐时,多福就将二蛋今天早上说的话分享了出来。
于如嘉:“你们出去玩时要多注意一些,知青那边能不去就不去。”
在她之前来的四个知青,路阔海跟吕桂花结婚后搬了出来;
去年周北发和张招娣也走到了一起,结婚后就在路阔海家旁边起了屋子,也搬了出来。
陈漫漫在镇上找了工作,已经搬到镇上去住了。
高书景这两年为镇上很多单位修理过,一些本不能用的机子及车辆被他修一下或改一下,又能投入使用了。
偶尔还会改装些机子提升产量。
有了产量又有了更多可使用的机子,扩厂增加劳动岗位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其中岗位增加最多的就是纺织厂和钢厂。
趁着这股东风,上汾大队中有几个初中高中学历的队员都去参加了入厂考试,有成功拿到岗位的,也有没考上的。
四个老知青和黄丽洁还有两位队员就拿到了岗位,因为这个事,队里的大人们还兴起了一股激娃风,让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去镇上做工人。
喜欢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美滋美味的六零养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