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春秋左传吴师在陈翻译 > 第19章 慎大览3(第2页)

第19章 慎大览3(第2页)

致苦:指向上传达困苦的情况。

竖刀、易牙:齐桓公臣,管仲死后专权,桓公死后作乱。用:指用事,掌权。

此句以下意义不明,似当指管仲而言。

贵因【正文】

七曰:

三代所宝莫如因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②,沟回陆③,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

舜一徙成邑④,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⑤,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⑥,因民之欲也。如秦者立而至⑦,有车也;适越者坐而至⑧,有舟也。秦、越,远涂也⑨,立安坐而至者⑩,因其械也。

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曰:“竭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

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衣锦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釐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解说】

“贵因”是重视凭借、利用外物,顺应客观情势的意思。本篇列举大量事例,旨在论述“因则功”、“因则无敌”的思想。禹“因水之力”平治洪水,尧“因人之心”禅让帝位,汤、武“因民之欲”取代夏、商等事例,着重说明要善于凭借、利用外物;禹往裸国、墨子见荆王、孔子道弥子瑕见釐夫人等事例,着重强调要顺应客观情势。这种“贵因”的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注释】

①因:凭借,顺应。

②伊阙:山名,又名“塞阙山”、“龙门山”。因两山相对如阙,伊水流经其间,故名“伊阙”。

③沟回陆:当作“迵沟陆”(依王念孙说),指疏通沟道。迵(tóng),通达。陆,道。

④邑:与下文的“都”都指古代的区域单位,邑小都大。这几句意思是,舜受到人民拥戴,人民都归附他。

⑤禅(shàn):把帝王之位传让给他人。

⑥干乘:即千乘之国,代称诸侯国。

⑦如:往,到……去。古代乘车立乘,所以说“立而至”。

⑧适:往,到……去。

⑨涂:通“途”。路途。

⑩(jìng):安静。

候:刺探。

岐周:城邑名。周武王的曾祖父古公亶父自豳迁于岐山下周原,筑城郭,因名岐周。故址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焉至:何至,达到什么程度。

谗慝:邪恶,此指邪恶之人。良:贤良,此指贤良之人。

反:返回。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诽:责备。

遽:速。

戮:暴乱。

刑胜:刑法太过。

驾:同“加”。增加。

虎贲:勇士。

要;约定。甲子之期:甲子日。武王伐纣,于甲子日兵至牧野。

禽:擒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