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李东阳就让朱厚照实实在在地领略了一番,什么叫“沟通的艺术”。
李东阳说的每句话乍一听都是同意,对父子俩也全都是夸奖。
但是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不同意。
李东阳对着父子俩就是一顿夸。
“陛下正是百年难遇的中兴之主”。
“太子也是难得一见的少年英杰”。
“正因为陛下勤勉尽责,才用祖宗成法使我大明有今日之盛况。”
然后又一顿夸,皇帝怎么英明神武,把大明治理得如何如何好。
自己区区一个微不足道的内阁成员,怎么敢妄言跟皇帝合作呢?
只要皇帝和太子按照祖宗成法行事,大明定然愈加兴盛。
总而言之,话都是好话,但是意思就一个,不同意。
朱厚照总算明白了,皇帝老爹为什么宁愿放下面子,都要儿子出面跟李东阳谈话了。
这种浑身心眼子,又有文化的人精,一般人确实很难顶得住,讲不了几句就得被他带沟里去了。
李东阳弯弯绕绕地说了好几圈漂亮话之后,朱厚照才理解了他的意思。
李东阳不是不想变法改制,名流千古。
最主要的是……他信不过皇帝和太子这两人。
弘治皇帝的确是难得一见的明君,可是他实在是太过宽任。
改革是需要铁血手腕和坚定的毅力,李东阳怀疑弘治皇帝扛不住改革的压力。
至于太子……是,你太子的确从小就聪明异常,学什么就精什么。
可你这么多年就没学过点正经玩意儿啊!
让你读书你也不读,都特么快15了,连本入门的《论语》都没学完。
话又说回来了,咱大明缺天才吗?
我李东阳15岁的时候都中举人了,两年以后就考全国第四了。
再说太子你的老师杨廷和,人家12岁就中举人了,要不是回家守孝,14就得考中进士。
就连杨廷和的儿子杨慎,自己的关门弟子,虽然因为守孝的缘故一直没参加科举。
可人家12岁就已经以诗书而出名,14岁就名震京城了。
你再看看你这个文化程度,你还支持改革呢?
咱先别说太子你能不能搞明白复杂的政治制度,你就是搞明白了,就你这性格习惯,别干两年觉得压力太大,又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