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舟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他掉进粪坑,听到的那声猫叫,不是过路的野猫,而是赵时晴养的这只猫。
“你让一只猫叫老夫阿爷?”
赵时晴:“她已经叫了,您老也不表示表示?”
赵行舟,老夫竟有一日,沦落到给一只猫当阿爷了?
“先欠着!”
赵时晴对凌波说道:“记在咱们的小本本上。”
凌波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一个小本本,又掏出一支炭笔,在上面写上:某年某月,赵行舟欠小妖见面礼一份。
赵时晴:“还有改口费,小妖叫阿爷了。”
凌波再写:改口费一份。
赵行舟:原来不是掉进茅坑就完了,而是步步坑,一步一个坑。
虽然已是初冬,可是几人赶了一天路,这会儿又吃着热气腾腾的汤面,都有点热,于是便打开了窗子。
窗子一开,便有声音传了进来:“只有东厢了?正房呢,你们把正房收拾出来,我老人家要住正房。”
赵时晴怔了怔,她怎么没想到要住正房呢?
有正房,谁住厢房?
她正要称赞那位要住正房的客人一句,便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出门在外,你就不能安份一点,就住厢房!”
赵时晴的听力和嗅觉本就异于常人,更何况这声音贼好听,好听到能记一辈子。
萧真!
赵时晴顾不上喂猫,豁的站了起来,把脑袋探出窗子向外张望。
院子里挂着几盏灯笼,那说话的两个人,此时正站在灯笼下面,灯光把他们的脸照得清清楚楚。
赵时晴不认识!
这是两张陌生的面孔!
不过很快,她就看到了她认识的人。
大壮!
对,就是叫大壮,就是她每次去苏记茶铺时,站在门外的那个大个子,她听萧真叫他大壮。
大壮在这里,那个声音就一定是萧真的。
她再次看向那两个陌生人,其中一个白白胖胖的老头,个头不高,还挺着个大肚子,这人肯定不是萧真,除非他不但易容了,还会缩骨功。
而另一个,虽然顶着一张陌生的脸,可是那个头,却和萧真差不多。
赵时晴只顾着研究对面的两张脸,却忘了此时她也是在灯笼下面,她不能一眼认出萧真,萧真却是一眼就认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