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心照不宣,再没提照庆的事情。
进入十一月份,瑶溪县城越发冷了。
孙家后巷里的那几排房子也修缮好了。
如同山桃最先开始计划的那样,他们自家留下三条巷子,剩余两条巷子的房子,全都挂在官府名下赁出去。
因到县城里来备考读书的读书人挺多,这里又离书塾云集的福宁路不远,因此一挂出去,竟然不出几日,全都赁出去了。
山桃喜不自禁,虽然钱不算多,可好歹建府半年,家里总算见到收益了。
与此同时,镇子上那间铺子也换了生意,不做猪肉生意了,改做茶叶生意。
用的茶叶,就是孙管事从南边托人运过来的。
孙家这点小打小闹的生意,自然没法跟清源茶室和福来茶庄相比,况且又是开在秀水镇上,和瑶溪县城里的茶叶生意不相干,因此也算是能赚些钱。
赚得不多,不过比把铺子空着好多了。
铺子开起来的时候,山桃还过意不去,特地叫人去跟韩金枝说了一声,叫她先什么都不要管,等她站稳脚跟,再说铺子的事。
韩金枝那边倒是回话,叫山桃莫要担心,她现在另外有了生意做,是李老爷交给她打理的。
既然如此,那山桃就更不用担心了。
孙家过得顺风顺水,镇子上的刘家却焦头烂额。
刘老爷这一段时日根本就没法去管刘金玲的事,先前霸占人家土地一事,过了这么多年,竟然被人翻腾出来,刘老爷天天往县衙跑,已备传唤。
后来没法子,干脆就在县里赁了个房子,省得每日来回奔波。
那县里的县丞判案,手上也没有多少证据,只每天盯着案卷问刘老爷话。
车轱辘话来回问,刘老爷每日去,都要被吓半天。
不得已,他只好给县里的县丞、主簿、典史等都送上银子,可众位大人都不肯收。
刘老爷又只好去找和这些大人们相熟的人,偷偷塞给他们银子,以求能让他们在大人们跟前为他说两句好话。
可银子送去了不少,这官司的事情总没见到转圜。
刘家本来就算不上大富之家,手上没多少生意,只有些田地和宅子,还是用刘太监的积蓄买的。
这么多年下来,刘老爷也没想着做些啥生意,就可着手头那点钱花,娶妾纳通房,两个儿子也有小妾通房,手头根本就不剩下多少钱了。
这一番打点人脉,不过几日,积蓄就没了,不得已,刘老爷只好开始卖地。
可县城里的人都打听着他是有急事才卖地,因此都把价钱压得很低,刘老爷起先不愿意低价卖掉,奈何高价无人买,他也只好仓促之间出手。
一时之间,想买刘家地的人,竟然开始竞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