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日的典仪没什么好说的。
他杨廷和一生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什么没见过?
历经四朝,自成化年起直至今日,这种典仪,他杨廷和是第三次见了。
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过多赘述的地方。
唯独毛澄带回来的消息,让他感到了不妥。
因为毛澄在讲述那个今年才十四岁的少年时,明显没有用对待少年人的态度描述。
甚至,隐隐约约间,可以感受到毛澄对于这个少年,几乎是发自内心的郑重。
杨廷和光是看这个态度就能够明白,毛澄在提醒自己,这不是个好对付的人,这种少年天子,你若是强压,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你自己掂量着点儿。
杨廷和不听劝,但瞬间对朱厚熜这个人警觉起来。
一个可以与毛澄之间勾兑,妥协,交换条件的人,一个没有被宦海臣服数十年的沉重给吓住的人,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没有被皇位给迷住心窍的人。
他竟然能够办到在皇位高悬的这个当口,将一切不符合常理的干系全部排除,迅速冷静下来,并且直接在毛澄那里将他杨廷和的底线逼出来。
他不由得在怀疑,这真的是少年人吗?
因为毛澄没能够压住他,并且互相妥协了一番,他很容易就得出了祭祀宗庙时直接从大明门进入的答案。
他穿着龙袍,昂扬阔步走向自己皇位的样子,让杨廷和忍不住看了一眼。
那蹙着眉头,步伐坚定的如坠坚石,面上虽有稍许激动,可沉着冷静总占据大多数模样,着实叫杨廷和心为之一沉。
杨廷和认为自己必须尽全力,在新皇登基,营盘未稳的当下立刻发动预谋。
他原定计划是,先让国家有皇帝,然后在行压制皇帝的权力。
这是最理想也最稳妥的局面,因为这种情况下,他杨廷和的声望将会达到最大。
而奉礼朝迎,儒家礼法便将作为掣肘皇帝的最佳手。
文宋时君臣相和之局将会在他杨廷和手中重新开启。。。。。。
可惜,这种妄想必须立刻停止。
因为,如果预料不错的话,同样是少年登基的天子,这个比朱厚照更年轻,更聪明的少年,一定会以一种任何人想象不到的速度蜕变为皇帝这种生物。
而皇帝,绝对不喜欢有任何人去分享属于他的权力,老朱家血统出身的皇帝,尤其如此。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原定计划,给皇帝一个熟悉宫廷的时间,甚至要空余出一次经筵,一次廷议来让皇帝参加一下,好让皇帝知道朝堂的运作方式。
但,此时此刻,杨廷和认为,必须先把皇帝真正成为皇帝的苗头摁住再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杨廷和,有本上奏。”
“臣,张鹤龄,有本上奏!”
“臣,毛澄。。。。。。”
“臣,梁储。。。。。。”
朱厚熜冷冷看着台阶下面,躬身奉奏疏的朝臣们,就这么静静等待着太监将那意料之中的奏章奉承上来,凛然不惧。
妈的,他倒要看看,这些傻缺找什么有理有据的理由,给他换个爹。
。。。。。。
当然,这种事儿,陆斌是不可能管的。
因为兄弟们进京了,他得去照顾一番,这人生地不熟的,别闹出差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