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成语故事思维导图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百身何赎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诗经·秦风·黄鸟》。百身:指百人或自身死一百次;何:怎么,赎:赎身,替换。

公元前622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病死了。对于这位曾在秦国的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统治者的去世,国人都为之哀痛,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葬礼。按照当时的殉葬制度,光殉葬的人就有一百七十七人。在这批殉葬人中就有当时的一位姓子车的大夫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和虎。在殉葬那天,有一位参加送葬的贵族,看到子车三兄弟临葬时恐惧的样子,深感同情。于是便为殉葬者写了《黄鸟》这首挽歌,忠实地描述了子车氏三兄弟殉葬时害怕的情景,暴露了殉葬制度的罪恶。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前半段分挽子车氏兄弟三人,后半段是相同的作者的感慨和呼声。

诗的第一章是: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鸟鸣声;黄鸟:黄雀;止:停留,栖息;棘:酸枣树;从:跟随,这里指殉葬;子车奄息:子车是姓,奄是字,息是名;夫:丈夫,男子;特:抵得上;临:到;穴:墓穴;惴(音zhuì缀)惴:恐惧的样子;其栗:发抖的样子;歼(音jiān尖):灭,杀害;良人:善人,好人;百人其身:是指“以百人赎其身”的省语,或作自身愿死一百次。

这章诗的大意是:黄雀发出凄凉地叫声,落在了酸枣树上。是谁去为穆公殉葬呢?是大夫子车氏的儿子奄息。就是这个奄息,他的才能抵得上一百个男子。而今他走近坟墓,只吓得全身战栗。那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你就会残害善良的人!如果别人可以替换,啊,我愿死一百次来换于子奄息。

后来,人们便由“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简化引出“百身何赎”这个成语,愿意自身死一百次作抵偿,来换取一条命;现在多用来表示对死者沉痛的悼念。

百发百中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周本纪》。

楚国有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名叫养由基。他射箭技艺精湛,能指到哪里,射到哪里。有一年,晋厉公攻打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晋楚两军在鄢陵战斗中,晋国大将魏犄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共王当即给了养由基两枝箭,要他回敬魏犄。只见养由基张弓搭箭,一箭就把魏犄射死了。

这样,养由基在楚国就更加有名,不少好射的人,都来找他交流射箭的技艺。有一次,他在参加射箭比赛时,竟然“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意思是说:他站在百步远的地方,以指定的三、四分宽的柳树叶为靶子,张弓搭箭,指哪射哪,箭无虚发。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就把“百发而百中之”简化为“百发百中”这个成语,比喻射箭或射击准确,次次都能命中目标,也用来比喻做事有把握。

这个故事也是成语“百步穿杨”的来源,比喻射击技术熟练、高明。

百闻不如一见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多;闻:听见。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他很熟悉汉初西北疆的匈奴和西羌族的情况,武帝、昭帝时,率军反击匈奴贵族的攻扰,勇敢善战,任后将军。宣帝即位后,封为营平侯。

公元63年西北羌族各部落奴隶主头子会盟,联合发兵进攻汉朝。宣帝先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义渠,部族名,当作姓用;安国,名)去征讨,结果被打得大败,一口气逃到今居(今甘肃平凉西北),再派人向朝廷讨救兵。

汉宣帝经过与大臣商量,觉得在将军中只有赵充国最熟悉西羌的情况,可是他已经七十六岁了,还能出征打仗吗?于是便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求赵充国的意见,看这次出征派谁去最好。赵充国自告奋勇地说:“要平定西羌,我这个老头子就适合。”

宣帝同意了,便问他:“老将军这次出征,你准备带多少人马,怎样去征服西羌?”

赵充国回答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音yú于)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听说百遍不如亲自去看一看。打仗用兵,很难在遥远的地方作出估计。我到了金城,侦察了解了情况后,才能够制订出作战的计划。

赵充国到了金城,西羌人天天都来挑战。赵充国吩咐将士们坚守营地,不许出战。经过充分的了解后,赵充国就先后四次上书宣帝,报告了自己征服西羌准备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屯田防守,一是着重劝化。对不听劝化的顽固头子,就抓住时机狠狠打击。前三次上书,汉宣帝召集群臣研究,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赞同,并指责赵充国迟迟不进兵,催促他发兵进攻。后来,汉宣帝经过再三思考,又觉得赵充国讲的确有些道理,就把派去征讨的各路骑兵撤回来,只留下赵充国在那里屯田防守,开展各种工作,主要用教育、劝化的办法,去征服西羌。这么一来,果然很有效,西羌那边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后来,人们便把“百闻不如一见”引申

为成语,用来比喻即便听人说一百遍,也不如亲自看一看,了解情况处理问题要多作实地调查研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曹冏(音jiǒnɡ窘)《六代论》。僵(音jiānɡ江):僵硬。

曹冏是三国时候魏国的人。在魏国初建立时,急需巩固其统治,曹冏便上疏魏王,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意思是说:有句老话说,有一百只脚的虫子,死了以后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会僵硬。这是由于支撑着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这句古语的目的,是劝告魏王要大力重用亲信,扶植自己的势力,网罗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后来,人们便把这句古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申为成语,用来比喻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或集团,余孽尚存,如不彻底肃清,还会兴风作浪。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北宋和尚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偈(音jì记)。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招贤的和尚,在他每日念诵的佛经中有这样几句唱词:“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尺竿头:并非就是百尺,泛指很高的竿子,佛教比喻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十方世界:整个宇宙,万千世界。这段话的意思是:修行到了百尺竿头这样的境界,也不可自满自足,还须要继续努力,这样整个宇宙就可以存乎自己的一身了。这本是佛家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后来人们就摈弃它的原意,把“百尺竿头须进步”引申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纵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不能自满自足,仍然要继续努力,以求不断地更大进步。含勉**意。

别无长物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长物:多余的东西。

东晋时候,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在朝里做过大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他虽说官高位显,但一向以简朴、清廉自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